Published on East Asia & Pacific on the rise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

Home > 中国已为全新碳时代做好准备

中国已为全新碳时代做好准备

Wang Shu's picture
Submitted by Wang Shu On Mon, 03/25/2013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1]

世行“市场准备伙伴合作计划”(PMR) [2]的第五次大会本月初在华盛顿召开了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的会议之后已经闭幕。本次大会,我有幸向PMR的参与国家成员阐述了中国市场准备最终方案(MRP) [3]。MRP简言之,就是中国国家排放交易制度设计计划的最终方案。除了中国提交的方案外,智利、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 [4]也在本次PMR大会上提交了它们的最终方案。

在中方看来,我们的市场准备最终方案集中概括了中国政府关于如何建立覆盖全国的国内排放交易制度的初步想法。为此,尚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方案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性框架和路线图。我们热切期待国内外的专业机构、各级专家、利益相关方都能参与到这个设计过程中来。我们将充分利用、借鉴全球现有碳市场的经验以及国内七个排放交易试点省市 [5]的宝贵经验。我国的试点工作今年希望能进入实际操作阶段。PMR一方面为参与国家协调开展连续的碳市场建设的技术对话,另一方面在不断的积极搭建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知识交流平台。通过PMR,我们得到了独特宝贵的交流机会。

中国与PMR分享的市场准备最终方案由几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中国政策背景,其余部分介绍如何确定参与交易的行业、如何考虑该制度的技术和机构要素以及该制度的具体细节。

论经验积累,许多中国企业已从参与清洁发展机制 [6]和自愿碳市场过程中获得了初步碳市场经验。但欧盟碳市场仍属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最近澳大利亚和加利福尼亚州也陆续启动了各自的碳排放交易。为汲取这些市场的经验教训,我们在中国市场准备最终方案中纳入了一些重要元素,如如何考虑价格控制机制、金融机构的参与等等。

如何借鉴中国国内排放交易试点经验更是一大重点。2011年11月以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东和湖北等省市全力编制试点方案。今年,试点方案将基本成形,试点工作将迈出可喜的一步。

例如,广东试点,310家参与企业有望在几周内收到第一笔指标。这些首批参与试点的企业来自电力、钢铁、水泥和石油等行业。据闻广东试点已经准备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交易。今年1月,上海发布了九个行业温室气体核验和报告指南。目前,200家参与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历史基底数据的报告和核实程序。深圳于2012年11月通过了碳交易法规,是试点省市中最早通过此类法规的省市之一。作为没有很多重工业的城市,深圳将26个行业的800家企业纳入了试点方案,目标是确保全市排放总量的50%能参与交易。深圳计划在今后三个月内完成基底数据核验工作,并在年内开始交易。


市场机制是以最经济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国已做好准备。我们正开启建立国内市场的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希望今后能够为各国分享中国的经验。我希望您也为全新的碳时代做好了准备。

  • Tags:
  • 中国 [7]
  • 东亚与太平洋区 [8]
  • Energy [9]
  • 环境 [10]
  • On-the-ground views [11]
  • 东亚与太平洋地区 [12]
  • 排放交易制度 [13]
  • 碳排放交易 [14]
  • 环境 [15]
  • 能源 [16]
  • 气候变化 [17]
  • 清洁发展机制 [18]
  • 中国 [19]
  • 碳市场 [20]
  • 碳 [21]

Source URL (retrieved on 04/19/2018 - 18:24):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node/3057?page=4

Links:
[1] http://blogs.worldbank.org/climatechange/china-gets-ready-new-carbon-era
[2] http://www.thepmr.org/
[3] http://www.thepmr.org/system/files/documents/PA5_China_Final_MRP__presentation.pdf
[4] http://www.thepmr.org/events/eventlist/pa/partnership-assembly-meeting-pa5-washington-dc
[5] http://www.sei-international.org/publications?pid=2096
[6] http://unfccc.int/kyoto_protocol/mechanisms/clean_development_mechanism/items/2718.php
[7]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category/countries/china
[8]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category/regions/east-asia-and-pacific
[9]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category/topics/energy
[10]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category/topics/environment
[11]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category/tags/on-the-ground-views
[12]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1634
[13]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10697
[14]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10698
[15]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10405
[16]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538
[17]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10406
[18]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10699
[19]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348
[20]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10700
[21] http://blogs.worldbank.org/eastasiapacific/taxonomy/term/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