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之路

版本:
???? 山城夜景

晓敏1991年出生在中国重庆市远离市区的一个偏僻村庄。跟村里大多数家庭一样,她由祖父母带大。从晓敏还是婴儿的时候开始,她的父母就去市里的一家工厂打工,每年往家里寄1,000元(140美元),这些钱足够晓敏的开销。父母每年春节回来一次,给她买新衣服,一起过个年。

晓敏早早就意识到,勤奋工作,好好学习是走出贫穷的唯一道路。后来她从重庆的一家职业学校毕业,现在28岁的晓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最近在城里买了房,节假日会出国旅行。

晓敏的生活变迁反映了重庆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重庆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有3,000万人口,土地面积几与奥地利相当。1996年,重庆人均GDP为550美元; 20年后,这一数字增长14倍,达到近9,000美元。重庆也摆脱了对重工业的依赖:全球每三台笔记本中,就有一台在重庆制造。

重庆是中国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从GDP高速增长模式转向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重庆等城市对国家经济的整体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

未来20年

中国令人瞩目的城镇化和经济转型进程以及城市创新举措,将对人类共同未来的可持续性产生重大影响。在发布《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报告之后,世界银行与重庆、上海等特大城市合作,研究城市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

世行与重庆市生产力发展中心合作完成的《 重庆2035: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城市》报告,聚焦于如何提升重庆在价值链中的位置,从而将其建设成为具有经济竞争力、环境可持续、社会包容性的全球城市。报告使用一系列的指标,将重庆与新加坡、首尔和东京等城市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城市增长情景建模,进一步比较了当前空间规划战略与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更紧凑开发模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

例如,重庆的人均碳排放和单位GDP能耗远高于首尔和东京,其原因除了对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还有低效率的城市形态。

20多年来,重庆一直低密度快速扩张,土地使用增长速度比人口增速快近两倍。城市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大幅下降,对城市生产力和总体竞争力造成了不利影响。以开发超大街区为主的扩张形式鼓励机动车的使用,不但降低了步行方便度,而且加剧了拥堵和污染,使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头生活受到冲击。

?????????????

如果采取紧凑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TOD),重庆可以保有宝贵的土地储备,节省超过30%的基建费用,将机动车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气污染降低39%。双赢情景将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宜居性,实现环境可持续性。令人欣喜的是,重庆与中国许多城市一样,已经迈上了转型之路,新的增长模式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和宜居性。

重庆2035 年报告推荐一系列的行动, 其中包括:

  • 将土地作为稀缺资产进行管理,发展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推行存量发展,增加经济密度;
  • 政府增加研发支出, 加强城市创新能力建设;
  • 建设一支庞大的技能型劳动力队伍, 把重庆建成中国卓越的职业教育中心,
  • 降低经济中的能源强度; 将绿地、江河湖泊视为“绿色”、“蓝色”资产来管理;把重庆打造成绿色宜居山水城市

当问到对重庆未来的展望时,晓敏说:“小的时候,在城市工作就是我的梦想。现在我去过别的国家的城市,一方面很为重庆自豪,因为道路啊,列车啊,都跟别的地方一样好。但另一方面,我羡慕人家的蓝天和干净的环境,人们可以步行去很多地方,而且到处都有公园。”

制定正确的城市战略对重庆至关重要,因为好的战略不仅能够支持城市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而且能够确保留住吸引晓敏这样的人才,进而最终提高重庆的长期竞争力。 

重庆 2035》报告阐明了实现城市可持续转型愿景的关键支柱。请点击以下主题了解更多内容。


作者

Xueman Wang

SENIOR URBAN SPECIALIST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