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供应短缺、中国对饲料商品(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强劲需求以及美元走弱驱动,食物类大宗商品价格直至本月初之前都呈现了持续上行趋势。今年4月,世界银行粮食价格指数蹿升至七年新高。该指数在今年1-4月间上涨了近85%,目前仍比去年同期高出25%。与此类似,食用油和谷物粗粉价格指数于今年2月创近九年新高,同比涨幅近50%。
2021年至2022年,全球食物供应量有望增长。美国农业部2021年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全球总产量【本生长季(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将稳步增长1.2%】有望增长约3.2%(或7600万吨)。与此类似,主要食用油的全球供应量预计将增长2.5%(或5700万吨)。这两种增幅接近于其长期平均值。
全球粮食与食用油供应量增长情况
中国的需求使得一些某些谷物和食用油的消费量增加。随着中国在非洲猪瘟发作期过后重建生猪种群,其对动物饲料的需求支撑了对某些商品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需求。预计本生长季和下个生长季,中国的玉米消费量将超过2500万吨,大大高于360万吨的十年平均值。预计大豆需求也将强劲。
库存消费比进一步下降。预计产量缺口和强于预期的需求将经汇总的库存消费比(衡量供需相对比率的大致指标)推降至27%,使得该比率连续第四年出现下降。然而,该比率目前仍处历史高位,特别是相对于2006-2007年17%的历史低位而言。
美元走弱是推高粮食价格的部分原因。在截至2021年月底之前的12个月期间,世界银行粮食价格指数上涨了近32%,而同期美元(对照一篮子货币衡量)则贬值了9%。美元贬值降低了以本币计的大多数食品类大宗商品的价格,但诱发了供应萎缩和需求增加。
粮食价格指数与美元指数
全世界前几大粮食与大豆生产国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