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芬兰教育体系:通往成功之路

版本:
版本: English |  Español

Image

芬兰学生在2001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颇具影响力的国际评估项目,由经合组织管理,英文简称为“PISA”)测试中的得分名列前茅,这使得教育界众多人士颇为好奇。这一在以往测试中取得的成绩并不太好的小国是怎样走到前列的呢?即便是芬兰民众也颇感意外。鉴于芬兰学生的得分年复一年持续高于预期,全世界教育界人士和领导人将芬兰列为建立高效教育体系方面的范例,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芬兰全体学生在该项测试中的表现持续优异,芬兰各年龄组别和各地区学生在测试成绩上的差距也是全世界最小的之一。这体现了芬兰教育的公平性和高质量。

很多人士均加入了“PISA旅游团”,径直来到芬兰,考察当地学校并与教师、学生和教育部官员交流。我和我的团队近期也造访了芬兰,我们目睹到的一切令人眼界大开。芬兰教育体系摒弃了很多常规:高中生毕业时只有一次标准化考试、学期缩短、家庭作业很少、课程灵活、教师拥有充分自主权、高度重视艺术和体育科目。这些安排似乎很奏效,也激起了我们对该系统进行评估的愿望。一些人可能会把赴芬兰等国的考察视为了解最佳做法并将其在其它地方仿效并应用的一次尝试。事实上,我就我们近期的考察发出推文后,一些人以少许讥讽的口吻质疑道:鉴于同世界银行合作的国家的实际情况与芬兰相比大相径庭,考察芬兰的意义何在?

仿效公共政策显然是不对的。其它国家如照搬照抄芬兰当前的教育做法可能是个错误,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芬兰教育体系的运转依赖高素质、接受过良好培训且乐意奉献的教师。由于大多数教育体系缺乏这一关键要素,因此其它国家不可能直接执行芬兰当前的做法。

因此,即便现在弄清芬兰教育体系如何运作也有益无害,但我们可以从芬兰汲取的最大经验教训并非来自现在,而是来自对其所走的路径的了解——该路径使得芬兰教育体系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表现平平跃升至如今的表现优异。弄清芬兰教育体系所走的路径大有裨益。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径?1968年之前,芬兰在学生完成四年制小学教育之后把他们划入文法学校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公立学校。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芬兰通过了一部新法律,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新课程,把上述两类学校合并为九年制综合学校,包括六年制基础教育和三年制初中教育(如今,很多非洲国家均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综合学校制度从1972起开始实施,芬兰最北部的拉普兰地区首先实施了该制度。芬兰政府深知教育改革需要时间,因此制定了到1978年将综合学校制度改革推广至人口更多的芬兰南部地区的计划。这期间,芬兰大力实行了教师制度改革,以确保教师具备承担更大责任所需的能力,如课程开发能力和学生评价能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对教师的教育仍是教师培训学院的一项任务。教师必须自觉按照课程学习,学校检查人员需确保教师做到这一点。1974年,一项改革把这一任务从教师培训学院分配给大学。1979年,相关要求更为严格,将硕士学位列为教师任职的一个前提条件。在职教师获得了大量职业发展机会,职业发展的重点内容是如何使学校丰富学生的经历。十年后,此项改革扩大至全国,芬兰此时方才开始经历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教师威望两方面的巨变,教师也开始得到更大自主权。关于综合学校的决定、规定和政令从一开始就由国家政府统一作出或制定。这一情况于1985年发生变化,当时一项统一的地方分权流程增加了多个地区市级政府的自主权和职责,包括制定教育政策。到1994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设计了全国核心课程,但它只给出了各科目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内容指引,各市和各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市或本校课程。检查和控制制度在其实行期内(20多年)发挥了作用,直到改革完成后的1991年才停止实施。

确实,芬兰教师如今具有很高的社会威望,但历经十年的教师培养体系改革后才出现了这一情况。该体系的地方分权程度很高,教师得到充分信任,对其不进行严密的集中监督。在开始赋予教师自由权和自主权之前,芬兰对教师实行了20年左右的严密监督。尽管从芬兰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可以汲取到大量经验教训,但芬兰为建成全世界表现最优异的教育体系之一所走的路径不应被低估,也不应被遗忘。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