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防范公私合作项目中的欺诈

版本:

其他文种: English

Image

一个资金紧张的政府要想对一所医院进行现代化改造、修建一条铁路或者扩大电网规模覆盖未覆盖到的地区,它会怎么做呢?它可能会探索利用私人融资来源的可能性——这样就涉及到公私合作(PPP)。这个缩写词听起来很有前途,然而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其影响却是好坏兼有的。在最好的情况下,PPP能够提供来自私人融资方的快速资金注入、优质服务以及公共部门自身无法实现的整体成本效益。

但在最坏的情况下,PPP也可能会推高成本、提供服务不足、损害公众利益,并为欺诈、串谋和腐败带来机会。我们世界银行廉政副行长部门的经验是,由于PPP往往是与基础设施、卫生教育等领域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相联系,这些领域的诚信风险也会转移到PPP项目中。4月17日,世行廉政副行长所属部门举办公开讨论会,从财政、能源和公平监测的角度讨论PPP项目中的腐败问题。纵观全局,在过去8年中有134个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实施了PPP项目,在过去10年中世界银行共批准了约230亿美元的贷款和风险担保业务用于支持PPP项目。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在开幕词中回顾了她过去担任印尼财长时期的例子。她提醒听众说,虽然PPP项目中的欺诈行为可能似乎比较抽象,但在质量、安全性和人力方面的成本却是非常真实的——比如刚建好的桥五年就塌了,而预期使用寿命应该是15年。

CBS驻美国国务院记者Margaret Brennan主持了此次讨论会,她毫不客气,绝不轻易放过专家们。她试图迫使专家们回答哪些国家一直面临最大的腐败问题,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正如我的同事国际金融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Rashad Kaldany所说,“这种情况发生在世界各地,所有国家,无一例外。这个问题是全球性的,这就是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应是全球性的,要适用于各种情况。”

如果说讨论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希望建立具有PPP透明度国际标准的公平竞争环境。加拿大Knowles咨询公司总裁Roger Bridges建议世界银行设计一个透明度和治理认证制度。获得认证是完全自愿的,但也体现了一种可信的承诺和内部治理能力。Roger说,最终,认证可以变成一种PPP参与方的整体评分制度,例如,参与方获得100分中的10分就可以获得认证,是胡萝卜而非大棒。

Rashad建议说,诚信领域的举措可以仿效赤道原则。先由少数几家主要的国际参与方就PPP项目的标准化做法和原则达成协议。一旦建立,媒体和民间社团可以帮助动员其他人加入,逐渐扩大这些原则的使用范围,直至它们成为公认的行为准则。

建立新的规范听起来好像需要很长时间,但态度和规范的改变速度可能比想象的要快——Paul Clifford说,在过去8到10年里,他目睹与客户关于遵守赤道原则的环境与社会标准的“艰苦对话”成为公认的“自动”守规。腐败是有意为之,是严重的不良行为。基于昨天的讨论,我认为我称之为“全球诚信原则”会得到广泛的支持。PPP本质上是不透明的和存在风险的,因为它们往往是长期而复杂的融资安排。如果能够使条件、成本和效益更容易被政府、私人参与方和消费者所了解和查询,就能减少这些风险。

我们世界银行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应当怎样使诚信尽职调查适用于PPP项目?国家PPP法律里应当包含什么样的诚信原则?监管部门应当如何审查特许权和其他相关安排来发防微杜渐?是否需要追加信息披露要求来清洗政治公众人物?最后,我们怎样在整个PPP项目周期中实现对PPP交易的更有效的公众监督?

毫无疑问,我们有很多复杂困难的问题要理顺,对未来之路应抱乐观态度,尽管1911年Ambrose Bierce曾将其描述为一种智力障碍。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