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面临的推力与阻力

版本:
版本: English

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经济体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往往是这类经济体中最主要的雇主,也是各种创新的最主要来源。然而,金融服务的缺乏却阻碍着这类企业的发展。世界银行 企业调查多次表明,缺乏金融服务使中小微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与创新的潜力。

联合国去年确定的 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善基础设施和企业融资——这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投资。幸运的是,与过去相比,现在中小微企业的银行融资成本可能降低,规模也可以有所扩大。
Image
照片来自Jonathan Kalan,2011年扶贫协商小组摄影大赛作品

商业活动的迅速“数字化”以及对金融技术的前所未有大量投资为此创造了有利条件,可望大大改善全球3.6-4.4亿正规和非正规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历史上来看,中小微企业与传统的网点式银行服务从来就不是什么好的搭配:银行认为发展中小微企业客户、为其提供服务成本太高。中小微企业与个人用户不同——对个人用户银行可以通过自动化、标准化程序来提供服务;同时它们又与大公司不同——大公司业务金额较大,因此银行哪怕需要为其提供包含大量直接接触的定制式服务也有利可图。

要使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具有可行性,就需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FinTech)及其提供的各种评估企业风险概况的宝贵数据。然而,目前在将数据用于这一目的方面还存在诸多挑战。中小微企业不象个人消费者那样提供丰富、可负担的数据;同时他们也想获得那种包含大量直接接触的服务,这就意味着不能依赖纯技术性的解决方案。

少数几个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已经克服了其中一些障碍,建立了稳固的中小微企业业务。这些机构采用的是一种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方法,即使用一批专业信贷业务员在网点以外开展业务。不过,除了少数几个例外,这些金融机构普遍规模较小,这种经营模式也没有形成很大规模。因此,中小微企业仍象是金融行业的“幽灵”,大银行仍对开拓这个市场没有信心——即使在征信机构可以提供中小微企业的正面和负面信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通过金融科技来解决中小微企业现实中面临的金融服务问题,当前既有一些有利条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有助于银行更好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有利条件:

  • 中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业务趋于采用电子交易。银行卡和POS机的成本比10-20年前大大降低。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是手机,它给整个支付系统带来了一个低成本选项。重要的交易信息可以自动进入银行电脑系统,而坐在电脑前面的银行工作人员或在网点以外的“超级信贷业务员”都可以看到这些信息。
  • 金融科技公司大幅增长。从2013到2014年,对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资增长了四倍。世界经济论坛估计这方面投资可能已经超过300亿美元。
  • 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专注于数据挖掘技术,这种技术可被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银行所利用。比如,美国富国银行在过去25年里从一个地区性银行发展为全国性银行,在此过程中一直对自己的交易数据进行挖掘,充分显示了这种数据驱动式方法的潜力。中小微企业业务一直是该银行各类客户板块中利润最高的之一。现在我们也看到其他很多银行利用这类数据源获得盈利的例子,包括土耳其经济银行(TEB)和担保银行以及东南非的非洲商业银行(CBA)等。CBA是利用手机预付卡交易数据来发展新业务。
  • 银行也在使用金融科技来帮助中小微企业管理其经营活动。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用数据作为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一种工具。比如,英国的Strands公司和西班牙巴塞罗那的BCSG公司等金融科技企业通过它们的大银行合作伙伴提供“白标”( white label)(无品牌)服务。
 
但是,改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面临很大阻力:
  • 监管滞后。巴塞尔委员会在关于向规模较小、正规程度较低的企业(没有经过审计的账目、固定资产或完备财务报表)贷款的指导意见中,已经不再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风险资本储备。然而,尽管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实时电子交易数据有助于预测信用行为,巴塞尔委员会仍未承认替代性风险管理方案的潜在优势。对银行等受到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来说,这就影响了它们投资于可能有助于降低小公司贷款风险的替代性风险管理技术的积极性。
  • 对非银行贷款机构的监管法规不明晰。非银行贷款机构通常不需要遵守风险加权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这意味着它们向中小企业发贷的成本与其他贷款都是一样的。而对银行来说则不同:银行必须认真考虑如何管理日益稀缺的资本。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处于严格监管之下的银行正在探讨与这类“替代性”贷款机构合作,以开拓中小微企业市场,实现资本的高效利用。近来西班牙桑德坦银行与英国借贷平台Funding Circle的合作、摩根大通银行与美国OnDeck Capital公司的合作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监管机构对这类伙伴关系中的银行资本将如何对待呢?
  • “了解你的客户”规定阻碍对长供应链的投资。虽然制定跨境资金流动相关标准的“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发布的官方指南未包括“了解你的客户”要求,但在实践中,金融机构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的客户,而且还要了解客户的客户。随着供应链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而且参与供应链的公司规模日益变小,这项任务就变得更加困难,对那些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银行来说尤其如此。因此它们依赖于自己网络内的本地银行或汇款服务商,而不愿冒因不合规而被施以高额罚款的风险。
  • 跨境交易支付体系落后。跨境支付交易体系虽然经历了不少小的调整,但其核心仍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信息传输协议,要求大量人工投入,自动化程度不够。这一体系对大公司和大额交易非常合适,但不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小额交易。现在已经有可以支持更直接、更透明、成本效益更好、对机构规模更为中立的全球支付体系的替代技术,但事实证明,向支持这类技术的制度框架转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总的来说,中小微企业日益增长的电子“脚印”为创新融资打开了新的大门。以往一直难以从中小微企业市场盈利的大银行可以与适当的机构合作,找到获取和分析使用这些新数据的恰当方式,从而将自己的规模转化为比较优势。

作者

Matthew Gams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Finance Forum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