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社会保护如何帮助民众实现自力更生

社会保护如何帮助民众实现自力更生 世行新报告着重介绍了社会保护取得的成功及其如何能使更多民众兴旺发达。版权所有:Mohamad Al-Arief/世界银行

当世界减贫进程出现倒退时,社会保护可以成为帮助民众实现自力更生的关键。社会保护不仅仅是现金或实物救助,例如小额收入补助、养老金或膳食补助,还包括通过就业和经济包容计划为民众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获得机会、更好的工作或者提高他们的生产率。

今天发布的世行新报告《2025社会保护状况报告:20 亿人的挑战》阐述了社会保护和劳动计划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摆脱贫困。报告着重介绍了社会保护取得的成功及其如何能使更多民众兴旺发达。

今天,获得社会保护的人口数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在过去十年,社会保护的覆盖面已扩大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47 亿人口,创下新高。现在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社保受益家庭或社保缴费家庭。低收入国家扩大社会保护覆盖面的力度最大,扩大了一倍以上。

由于有了社会保护,在遭遇干旱和其他冲击时,非洲萨赫勒地区社会保护受益人减少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的可能性降低了24%,减少健康和教育支出的可能性降低了25%。

经济包容计划为民众提供现金、资产、培训、市场准入等各种支持,带来居民家庭或企业增收的幅度可达 45%

但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尽管社会保护覆盖面显著扩大,但推进速度仍然缓慢。报告显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仍有 16 亿人口尚未得到任何形式的社会保护,还有 4 亿人口依然严重缺乏保障。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全世界所有贫困人口社会保护全覆盖还需要20年时间。

在报告中,我们概要介绍了三种加快进展速度的方式如下:

1. 扩大覆盖面。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要想扩大覆盖面,我们必须建立扩大社会保护计划所需的基础设施,例如用于识别需求人群并及时有效地提供救助的数据库、数字支付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

开发这些系统需要时间。巴西的家庭补助金计划(Bolsa Familia )或巴基斯坦的贝纳齐尔收入支持计划(Benazir Income Support Program)等大规模计划的建立都耗费了十余年时间,现在仍在完善。

2. 提升救助水平。在许多低收入国家,福利水平很低,以致难以改变贫困状况。低福利迫使贫困人口把重心都放在如何生存上,几乎没有空间来规划未来。

民众需要的支持不仅仅是现金或实物救济,还有诸如针对家庭暴力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更好的社会服务。民众也迫切需要更多的就业救助,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帮助他们走向自力更生。

3. 构建应对冲击的社会保护体系。通过投资建立应对冲击的交付系统、融资机制和治理安排,我们就能在冲击和危机发生时提供及时的支持和维护就业稳定。这些投资有助于在冲击和危机期间快速高效地扩大社会保护范围。

在新冠疫情期间,紧急社会保护应对措施惠及发展中国家17 亿人口,彰显出冲击响应系统的重要性。在疫情前就有健全交付基础设施的国家应对更有成效,凸显了主动投资的必要性。

我们无疑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也会大有裨益。例如,目前很多现金转移支付的受益人是中产阶层或富裕人群,将受益对象调整为贫困人口,就能解决社会保护覆盖底层 20%人口所需资金的将近一半。

我们世界银行的目标是到2030年让5亿人口获得社会保护,其中一半是妇女。我们无法独自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与政府和发展伙伴共同努力,寻找必要的资源并管好用好资源。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衡量不作为的代价不仅仅是用金钱,还有子孙后代丧失的机会、不平等的加深和韧性的递减。


Jamele Rigolini

Senior Advisor for Social Protection and Jobs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