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印度和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版本:
版本: English
上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发布预测,指出今年印度GDP增长率将超过中国。这引起了轰动,全世界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这一预测站得住脚吗?其真正含义又是什么?

首先,这一预测的里程碑意义并没有一些评论人士所称的那么大。从1980年至今,中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惊人的连续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四十年前,中国人均收入接近于印度水平,但如今却是印度的四倍。这两大事实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

尽管如此,今年是印度理应感觉良好的一年,其有望首次登上世界银行关于全世界主要国家增长率榜的榜首。1990年之前,印度增速偶尔快于中国,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邓小平时代之前经历了大幅螺旋式增长。例如,1961年,由于毛泽东发起的“大跃进”导致世界上最严重的饥荒,中国经济增长率为-27%;1969和1970年分别为17%和19% ,这缓解了文革初期中国经济拮据状况。如此大的波动是印度所不能承受的。

1980年以来,中国持续快速增长;1990年以来,其增速持续快于印度。因此,世界银行预测的印度今年增速快于中国乃属二十五年一遇事件。

这一预测带来的对印度的高期望值不仅在于其GDP强劲增长(该增长并没有一些人所称的那么强劲),还在于支撑其经济总量的动态因素。

需要考虑的首个动态因素与印度过去五十年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关。以下柱状图说明了这一点。该图把过去五十年分为四个时期:1961年至邓小平开始主政中国、1979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印度改革、1994年至2005年印度开始井喷式增长、2005年至近期。在这四个时期,印度经济稳步增长,1961-1978年期间年增长率为3.9%,1979年-1994年期间为4.7%,1995-2004年期间为6.2%,2005-2013年期间为7.7%。在最后一个时期的2005-2008年,印度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

这一切均归功于印度GDP的增长。最近两次针对全世界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分别于2005年和2011年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就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GDP而言,2005-2011年间,印度超过了日本和德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位居世界第三。(注: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GDP已超过美国)。

印度今年7.5%的预期增速慢于其过去多年来的增速,但考虑到当前全球黯淡的增长前景,这一增速仍很快。         

今年中国和印度经济预期增长情况
Image

第二个动态因素与2015年2月提交审议的联邦预算案中列出的几个重要政策动议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动议为《商品与服务税动议》。根据这一动议,印度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税收体系,其将有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以及商品流通成本。世界银行收集的数据表明,印度卡车在运货过程中,60%的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主要用于在检查点缴纳税款和办理许可证。《商品与服务税动议》实行后,可减少此类巨大的时间浪费。一直以来,印度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高昂的交易成本和官僚成本。上一年度联邦预算案编制之时提出的几项改革为降低此类成本带来了希望,也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2014年6月以来油价下跌给依赖石油进口的印度带来了福音。几十年来,高油价使得印度经常账户赤字巨大,对印度财政造成了严重拖累。过去九个月来,这一情况得到了大幅缓解。据世界银行预测,油价将在中期内保持在低位,介于每桶55-70美元之间。这为印度实行改革、把油价下跌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增加卫生和教育支出、促进共享繁荣带来了一大良机。

最后,民主是印度面临的一个有趣的动态因素。一方面,民主可能会成为一种拖累(通常即是如此)。诸如印度实行的民主制度使得政府难以试点实行新政策,也难以做出诸如中国可以轻易做出的乃至韩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做出的政策调整。另一方面,民主确实可为持续发展营造稳定局面并奠定基础。在经济秩序混乱时期,印度成功地延续了民主传统以及充满活力的媒体。从这一点讲,印度是幸运的。令我记忆犹新的场面是,在我前一个工作期间,每当我在参加完重要会议走出印度财政部大楼,都会有数十位记者围着我,向我提出刁钻问题。虽然这一场面令我难堪,但其也展现出一定的正能量,即从长期看,这应会对印度大有裨益。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