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是时候转变我们讨论“基础设施缺口”的方式了

版本:

版本: English

Image
图片:ADB

早在2000年,我和一位研究助理收到了一家多边开发银行的请求,希望我们开发一个关于其需要多少钱才能在拉美地区投资的模型。我做了个相当建议的模型——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一种标杆分析模型,从收入、经济结构以及城市化等方面了解各国当时在哪些类型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能源以及供水和环境卫生等设施。之后,我建立了收入和城市化预测模型。我当时想,“假设各国按照预测结果和以往的格局发展,则很容易就能推算出一种投资模式和投资额。”我把最后的数字(投资额)称为“基础设施缺口”。出乎我预料的是,这一说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系列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文献也随之面世了。如今,我们仍在谈论基础设施缺口,它将是即将举办的2016年全球基础设施论坛的重点议题。

 
然而,这16年间,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是时候重新确定我们讨论基础设施缺口的方式了。事实上,我们如要实现我们已制定的目标,就必须要转变讨论方式。上述论坛即是很好的开端。


转变讨论方式
 
即便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但我仍认识到明确基础设施缺口所采用的方式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 文章未假设该方式有哪些长处,也未指出它是应该被采用的方式,而仅仅指出了它是我们过去已见过的一种模式。不过,文章假设人们将按照相同模式办事。因此,如果说以往的投资不足,则预测结果会是未来的投资也不足。

其次,基础设施需求问题是相对的。比如,我对你说,我想买辆汽车,便会问你我需要准备多少钱,但你并不知道我是想买辆玛莎拉蒂,还是想买辆停在路边的车龄为10年的二手本田车。因此,关于价钱问题的答案是具体情况而定,而这正是我受当前“基础设施缺口”一词的使用方法困扰的原因所在。该方法削弱了对各国需要什么以及它们财力上能够承受什么进行讨论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大大不同于以往,甚至不同于短短十年前的世界。如今,对(基础设施)质量、数量以及可用性有着不同预期的中产阶层日益壮大,气候变化议程出台,城市化快速发展, 千年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也相继推出。鉴于这些变化,我们必须要重新回答我们需要得到什么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就一个适当目标展开讨论,之后才能确定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资金。

关于基础设施缺口讨论方式演变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该讨论变成了关于数十亿或数万亿美元的讨论,而非关于我们的重点要务的讨论。我们希望让全民获得廉价的基本服务吗?我们希望所有国家拥有能够吸引外国投资并促进私营部门繁荣发展的那类基础设施吗?我们希望拥有清洁基础设施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吗?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需求和要求组合起来,我们的财力能够承受什么?这些问题即刻会把你引入关于如何排定优先次序和更有效支出的讨论。

基础设施是一个“如果……则……”命题
 
正如其迄今为止的演变,关于基础设施的讨论颇有裨益,因为数字会吸引注意力。一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很有说服力。布托,我们收回这一讨论的主导权,这样我们才能围绕这些数字讲故事,讲个合理或说得通的故事,但该故事并不是“我们需要1万亿美元”,而应是“我们需要这笔钱,才能确保全民获得服务。”后者讲得合理,因为我们需要的这笔钱的数额是固定的。挑战并不在于资本投资,而在于如何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维护制度, 确保钱得到有效使用,确保服务质量优良。

“基础设施缺口”一词是某个重要讨论的绝佳接入点。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使这一问题登上媒体头版以及该问题如何激励全世界采取行动。我们的责任在于弄清我们希望从基础设施获得什么。这实际上是个更为有趣的讨论。例如,在城市交通领域,如果我们希望所在的城市像亚特兰大或洛杉矶那样发展,则我们就可以讨论诸如城市具备良好的机动性将耗资X美元。如果我们希望建成像巴塞罗那那样的城市,则需耗资半数资金。

让我们把关于基础设施的讨论视为“如果……则……”的讨论,按照讨论结果提出创意。这正是当今时代需要的一种多维度讨论,因此我盼望看到2016年全球基础设施论坛的参与者们把新创意带到讨论桌上来。
请加入 2016年全球基础设施论坛 。届时,多边开发银行领导人、发展伙伴、二十国集团、二十四国集团以及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代表将齐聚一堂,围绕如何完善多边合作机制以改进全球基础设施提供展开讨论。请于 4 16 日(周六)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10 收看论坛实况直播 ,通过推特网上的 #InvestInInfra (投资于基础设施)跟进讨论情况。

作者

Marianne Fay

Director for Bolivia, Chile, Ecuador and Peru,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 World Bank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