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65岁以上人口数量超过5岁以下儿童数量,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样是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到205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两种趋势叠加在一起,你很快就看到城市不仅是由年轻人口推动的经济中心,而且日益成为更加多元化的老龄化人口的家园,这一群体积极活跃,富有有效,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城市必须以可持续、包容和公平的方式迎接和滋养这一多元化群体。
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迈向超高龄社会源于多种人口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极低的生育率,以及医学进步、营养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使预期寿命稳步延长。日本不仅可持续地满足快速城市化需求,同时确保城市居民能够安全、独立、舒适、有用地在原地养老,其诸多经验可供世界各地的城市借鉴学习。
最新报告《银色光晕:建设适老性城市》基于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许多经验,描绘了老龄化、城市化叠加的未来情景。报告提出了城市不仅要适老、而且要对老龄人口友好的建议,包括通过技术和数字创新,以及考虑了广泛需求的更加明智的政策和投资。报告指出,只要政策得当,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相叠可能会是重大机遇。
以下是该报告的三大启示,特别是日本经验对更广泛的城市发展的启示:
重新思考老龄化问题,确保老龄人口保持健康。日本政府在2015年提出了“智慧白金社会”倡议,即所谓的“无年龄差别社会”,鼓励公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百岁生活”。日本还有一个“社会5.0”未来愿景,即不将老年人视为老年公民,而是鼓励他们保持健康,并继续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日本认识到老年人构成了一个不断增长的商品和服务市场,是通常所说的“长寿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
重新思考规划基础设施来满足目前的需求,包括老龄人口的需求。日本的大部分大型基础设施是在二战后建设的,为的是满足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需求。随后,日本就不得不尝试新的方法来满足人口向老龄化转变产生的特殊需求。这些方法包括资产的重复利用,如将学校改造为老龄人口护理设施;重新规划社区设施的用途,以供多代人日常聚会使用和在紧急情况下作为救灾中心;翻新空置住房,通过吸引年轻学生和艺术家来为社区主导的区域更新创造动力等等。在一个日益老龄化的社会,管好基础设施与新建良好的基础设施同样重要。
重新思考城市出行、步行环境、气候智能型包容性公共交通,配备通用设计功能。事实上,城市、乡镇的物理流动性吸引了许多日本老龄人口,他们更愿意住在城市而不是农村的原因就是城市的无障碍化和适宜步行的环境。例如,公共交通设施的通用设计功能可能意味着交通工具更便于老年人、残疾人和带婴儿车的父母使用。在落实国家土地和交通政策工作中,日本国土交通省(MLIT)已在人行横道、公共建筑和交通系统等方面推行了老龄友好和无障碍设计原则。最新的《无障碍法》将新建和现有建筑、以及公共交通运营商和设施的无障碍原则统一纳入单一法律框架之下。这些改进做法使老年人能够方便地前往目的地,扩大工作和社交活动范围。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城市的气候智能型发展。
东京发展学习中心(TDLC)是世界银行和日本政府的合作项目,在总结日本等国经验并以最具影响力的形式与世界分享这些经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还召集全球专家,整合技术知识,使这些专家能够帮助定制解决方案,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居民打造更有活力、更高效、更宜居的城市。中心独特的运营模式对世界银行的多个团队和其他机构产生了影响,促使他们思考老龄化会对他们目前工作的国家产生什么影响,特别是那些基础设施和社会保护体系较弱的国家。
此类合作极富价值,我们期待着深化与东京发展学习中心的合作,在不断变化的城市格局中发现变革性做法,并将相关经验推而广之。日本城市是为老龄人口营造健康生活的创新先行者,其经验(不论是挑战,还是机遇)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以令世界各地城市受益的未来。
本文2022年7月首发于日本国际发展杂志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Japan)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