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发生灾害,你都会跑来救灾。为什么你不多做些事来防止灾害发生?”
这句话出自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一位十几岁少女之口,1999年奥里萨邦遭受超强气旋侵袭,她就站在风暴过后的废墟中。当时我是印度行政服务局的一员,在风暴过后 48 小时负责协调救灾工作。她提出的问题穿透灾后现场的混乱,终将影响我一生的工作。救灾是必要的,但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建立强大的、适应性强的水系统。
日益严重的水危机
奥里萨邦的灾难不仅仅是风速和风暴潮造成的,还与随后发生的事情有关。
整个供水系统被摧毁殆尽,导致社区长达数周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水井被污染,基础设施被破坏,导致疫情爆发。自然灾害暴露出我们供水系统的弱点。没有水安全,灾后恢复就会陷于停滞。
但是,真正的韧性不仅需要应急响应——而且需要为业已变化的世界设计更智能化的供水系统。
在过去 50 年里,由于土地退化、地下水枯竭和湿地丧失,天然水资源储量减少了 27 万亿立方米。与此同时,自 1970 年以来,83% 的淡水物种已经消失,这表明曾经维持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正在发生更广泛的崩溃。
今天,每十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面临严重缺水问题的国家。到 2040 年,四分之一的儿童将经历缺水。极端天气事件使水循环更加不稳定。到 2050 年,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可能会受到干旱的影响,对农业和生计造成破坏。
我亲眼目睹了不断变化的天气模式如何重塑了水系统。在阿富汗,由于积雪融化的不规律,过去很可靠的河流现在变得难以预测。在非洲部分地区,缓慢发生的干旱灾害迫使居民背井离乡,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状况。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干旱与缺水》(Droughts and Deficits)强调了长期影响:干旱期间出生的儿童罹患营养不良,导致未来数十年的经济机会受到限制。如果不采取行动,贫困的恶性循环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为什么我们的水系统不再适用
我们所知道的水资源管理令人失望。我们的系统是为一个已不复存在的世界设计的。灾害突显出其脆弱性,日益严重的水危机要求我们采取紧急行动。
例如,大坝对于蓄水和防洪至关重要,但许多大坝日益老化,面临风险。世界上 4万座大型水坝中,许多都是几十年前根据过时的水文数据设计的。仅印度一个国家就有 6886 座大坝(其中很多已超过 50 年)面临溃坝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在世界银行支持下,正在努力增强500 多座大型水坝的韧性。这是重要的一步,但还有数千座大坝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才能抵御极端天气事件。
除了基础设施外,保障未来水安全还需要更广泛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善融资、加强治理、尖端技术以及能够产生真正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关系。
通往未来水安全之路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水安全问题,从被动应对转向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四个关键路径:
- 蓄水优化和适应性:将天然和建设的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是关键。波兰的下拉齐布日(Lower Racibórz)水库设计成洪泛区而不是传统的水库,在特大洪水中成功地保护了两个城市。
- 利用数字化创新: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和实时监测为水资源管理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印度的国家水文项目中,人工智能驱动的模型以 90% 的预报准确率提供 24 小时洪水预报,帮助大坝运营方控制放水。在巴西,实时干旱监测使政府的应对从危机管理转向主动防范。
- 加强治理和伙伴关系:管理水风险需要政府、企业和社区加强合作。在 360 个国际公认的流域中,只有 41 个流域在流经国家之间签订了正式协议。没有强有力的治理,围绕水资源的冲突就会升级。
- 扩大投融资规模:水安全领域的融资缺口大得惊人——到2030 年需要 6.7 万亿美元,到 2050 年增至 22.6 万亿美元。仅靠政府难以填补这一资金缺口,需要私营部门的参与。在智利和秘鲁,私人投资正在推动废水处理和水循环利用,减少对淡水的依赖。混合融资模式、气候债券和韧性债券可以帮助缩小资金缺口,但仍然利用不足。
水、就业与经济增长
智慧水务解决方案的作用不仅仅是确保韧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维持生计。可靠的供水支持着农业、能源和工业的发展,这些行业雇用了大量人员,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任何国家如果不能保障未来水安全,就无法实现持久的繁荣。
水资源短缺会造成工作岗位消失, 2018 年开普敦的干旱就是例证,这场干旱使 2万名农业工人失去了生计。但是,智慧水资源管理也能创造就业机会。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个供水项目预计将创造近 3万个新工作岗位。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以改善公众健康,提高劳动参与率,尤其是女性劳动参与率。
我们对水安全的承诺
水安全不仅仅关乎防止水资源短缺,还为韧性、经济稳定和减少灾害风险奠定基础。没有水,经济就会步履蹒跚,粮食生产就会崩溃,公众健康就会恶化。没有水,就没有宜居的星球。
奥里萨邦的那位少女质问我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为什么我们不多做些事来防止灾害发生?
我们必须做,我们也会做,因为未来取决于此。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