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纷乱的背景下,最大的疑问之一是这些工作岗位是什么样子?换言之,人力和机器(乃至机器人)可能会如何结合?有趣的是,有人把这一新时代描绘为“全新机器时代”(麻省理工学院Andrew McAfee和Erik Brynjolfsson),也有人将之称为“人类时代”(人力集团)——“赋予推动企业成功的人才空前价值的新型资本主义”,还有人将之称为“‘接近人类’的机器人时代”,如普华永道报告称,某大型机器人公司将其新一代机器人称为“聪明的产业工作助手”。
为了给这一讨论提供更多信息,世界经济论坛下设的 就业之未来全球委员会(我是该委员会成员)正在启动一项针对2000家企业(二十国集团中每个国家的百强企业)的调查,了解它们如何预测2020年之前将形成其所在行业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趋势。对 世界银行集团而言,调查结果应有助于其更好地就以下两方面向各国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一是技能议程,二是他们可以采用的政策类型。这些政策旨在提升各国为其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最低40%人群以及妇女和年轻人等脆弱群体抓住就业上行机遇并避免可能出现的就业下行趋势的可能性。
迅速转变的经济与社会格局
在详细介绍上述调查之前,我先谈谈不断变化 的经济与社会格局。
首先,就业挑战巨大。除了目前失业的7500万年轻人之外,今后十五年,10多亿年轻人将进入劳动力市场。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年轻人失业率是成人的3倍。此外,也要提高妇女在工资类就业中的参与率,提高非正规部门生产率——该部门在发展中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解决脆弱国家和受冲突影响国家的就业问题——到2030年,全世界40%的最贫困人口将生活在这些国家。
其次,技术正在改变工作性质。技术可以促进创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可能产生破坏性影响——一方面取代一些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提高一些工作岗位的生产率。硅谷的成功表明,机器人将使我们从单调辛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对此应该加以庆祝。世界经济论坛委托迈克菲(McAffee)公司撰写的报告预测,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设备买家之一”。如今,自动取款机不仅“给”我们现金,还便于我们缴费。即便是在刚果(金),人们也可以通过手机汇款和存款。卫星导航为我们节省了多年来浪费的时间。亚马逊公司已然在通过无人飞机向一些试点地区递送包裹。
再次,穷国与富国将如何实现经济趋同,目前尚不明朗。过去,低收入国家羡慕东亚地区惊人的经济成就,同时认为它们可以复制雁行战略——基于动态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劳动分工,从轻工制造业向工业化无缝转型,最后实现服务业重生。然而,随着一些发展专家指出,许多低收入国家“去工业化”时机尚不成熟,跨越哪怕是最低端国际价值链的机会有限,雁变龙之路可能快走到头了。例如,Dani Rodrik指出,通过工业化迅速赶上这一在东亚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甚为奏效的做法,在未来可发挥的作用将显著降低,因为经济增长一般必须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必须要对技能和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以及完善治理架构和制度。
就业之未来调查
在这一背景下,世界经济论坛开展的就业之未来调查将对关于技术变革和就业的讨论以及技术变革对各行业、各国和各类企业可能造成的不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有关问题集中于将对领头企业运营方式产生影响的主要趋势、技术变革对企业内就业(包括对性别构成)预期会产生哪些影响以及这些企业目前如何计划针对这些预期变革而调整其就业策略。
调查问卷中提及的15个左右可能趋势中,约有半数提到了技术。主要趋势包括:(1)人均寿命延长,社会日益老龄化;(2)新兴市场国家的“年轻人膨胀”及其对全球人才库的影响;(3)女性劳动力的理想不断变化;(4)全球经济趋向新兴市场国家的再平衡;(5)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制约以及向绿色经济转型;(6)消费者对隐私权、食品安全、道德和环境问题的认知日渐增强;(7)工作环境不断变化,工作安排(如兼职、基于项目的工作等)灵活;(8)全新商务体系、众包和同行间平台。
问卷调查结果将被就业之未来全球委员会用于进一步汇总对就业趋势和干扰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以便开发出今后5-10年的技能和就业需求情境,确定这些预测对政府人力资本规划和劳动政策以及对企业和教育提供机构的影响。
世界银行《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将是对全球就业问题讨论的另一大贡献。该报告将探讨数码技术怎样才能成为发展推动力,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贫困和脆弱人口的发展。很显然,当前是国际社会制定新增就业和技能发展新方法和新策略的最为迫切的时期。新增就业不仅仅意味着创造就业岗位,更意味着创造可促进可持续、包容性增长的优质、高生产率就业岗位。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