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统计数字引发震荡

版本:
版本: English
国际比较项目新数据与全球经济格局

Image世界银行上周发布的国际比较项目新报告将引发关于全球经济格局的大讨论。在某些方面,该报告挑战了传统观念,但在另一些方面,报告则强化了传统观念。

《经济学人》刊文指出,最突出变化在于中国崛起且有可能在2014年年底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指出,美国于1872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此后一直保持这一地位。最新估测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比美国低不到14%。鉴于中国经济增速比美国高出5%(7%对2%),今年其经济总量应能超过美国。这一时间大大早于大多数分析人士先前预测的时间。如这一情况成为现实,则将是有史以来首次出现人均GDP排名很低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人均GDP排名仅为第99位)。

不过,中国的崛起仅仅是体现当代总体特征的一个显著案例,该特征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快速发展及其与发达国家趋同。这一趋同已在诸如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等社会指标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其是否也在物质生水平上得到体现,目前尚不明朗。七国集团成员国2000年占世界经济总量半数,2011年略高于三分之一。目前,经合组织整体占世界经济总量不到半数,即便其规模扩大后新增了墨西哥、韩国和许多东欧国家等成员国。

世界经济“钟摆”现已摆回亚洲。新数据显示,亚洲约占世界经济总量半数,这一占比与其人口占比相差无几。

针对各地区测算结果的修订工作进展缓慢,但就一些国家而言,修订后的结果令人吃惊。印尼和加纳的富裕程度比先前的测算结果高出80%以上,埃及和巴基斯坦结果的上调幅度超过了60%。这些变化幅度很大,表明印尼经济规模与英国相当,巴基斯坦和埃及经济规模与澳大利亚相当。

国际比较项目报告涉及的179个国家中,仅8个国家(均为非洲国家)的年人均GDP真实水平低于1000美元,仅9个国家的年人均GDP真实水平降幅超过10%;84个国家的年人均GDP水平平均上调幅度大于10%,其中,63个国家上调幅度大于20%,25个国家上调幅度大于50%。

所有这些变化均表明,全球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这一说法站不住脚。无疑,最大的变化见诸于目前被认为比预期更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这并不是说,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在许多国家未现恶化。从全球看来,最贫困的发展中大国与发达国家趋同的速度之快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势必会转化为更平等的全球收入分配。

目前,绝大部分国家也存在大量中产阶层人口。国际比较项目新数据反映了单个家庭消费的政府支出,如医疗和教育支出。政府支出如加上单个家庭的支出(以此形成“人均实际消费”指标类别),则可为衡量物质富裕程度提供一个很好的标尺。要确定中产阶层规模,尚需开展更多工作。在其它文献中,中产阶层被定义为由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每日人均消费介于10-100美元之间的家庭构成的阶层。这一定义似乎合理地表明,年人均实际消费中值水平高于5000美元(以2011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家拥有规模相当大的中产阶层人口。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属于这一组别。

为避免我们因获得新数据而自满,现给出一些令人清醒的事实。根据我们的初步计算结果,全世界仍有9亿绝对贫困人口,其生活水平低于世界最穷国确定的贫困线。诚然,这一贫困线略高于我们预想的贫困线,因为一些最穷国的富裕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尽管如此,终结绝对贫困面临的挑战仍很巨大,这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在脆弱国家的绝对贫困人口占比被上调了。

报告也表明,各国在政府用于改善公民生活状况的支出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经合组织的某一普通成员国,政府支出的年人均水平约为5000美元(其中不含行政、国防、警察和司法等部门支出)。在非洲,这一数字略高于500美元。在半数以上非洲国家,政府对单个消费项目的支出低于200美元/人/年——这一水平可能被视为提供教育、医疗、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起码水平。

当今世界的富裕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实际上,2014年全世界支出总额有可能首次超过100万亿美元(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人口的生活似乎越来越好,但新数据充分揭示了数以百万计人口因绝对贫困而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揭示了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作者

Homi Kharas

Senior Fellow, Brookings Institution

Laurence Chandy

Fellow, Brookings Institution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