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您或许闻所未闻的关于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应用的十大趋势

版本:

 

Image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或从媒体上了解到的大部分消息均讨论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诸多“新趋势”。其中,大部分内容基本上面向工业化国家的听众或读者,或面向其它国家较富裕的城镇地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依据对这些地方正在发生的情况的观察。在诸如世行这样的单位工作、探讨信息通讯技术在全球教育领域应用相关问题的一大优势在于,我们会经常碰到很多有趣之人,他们会提及在较少出现在国际媒体上的一些地方发生的有趣之事(其中包括“最前沿创新”);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在这些地方做此类事情。

 

我们经常会被问及诸如“你们所看到的趋势中有哪些尚未受到广泛关注?”这样的问题。考虑到更多人可能会这一问题感兴趣以及它可能会引发一些有意思的讨论和评论,我们通过本文罗列了这些趋势。

 

把这些趋势罗列在此并不意味着其中某一趋势为好趋势……只不过它在某种程度上显而易见而且对我们而言是有趣的。我们也不想暗示这些趋势在所有地方都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基本上是基于我们个人的经历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它们更多地基于一系列令人信服的逸闻趣事和个人直觉,而非我们能引用的硬数据。我们特意删除了在之前博文中介绍过但未必侧重发展中国家的若干趋势(包括在几年的一篇博文《信息通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全球趋势》中提到的趋势),也删除了诸如《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其2010年第K-12期于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等读者群体广泛的出版物中引用的趋势。一些趋势已在较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段时间,但直到现在才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国家逐步成为主流(有时会有起伏);另一些势头可能已在发达国家出现,但同时也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显现。

 

在此,我们就不多作揭示了,现在就将它们罗列如下(不按重点顺序排列)。

 

您或许闻所未闻的关于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应用的十大趋势

 

1、平板电脑

 

五年前,供发展中国家学生用的低成本笔记本电脑面世,这使得人们大为兴奋;但在2012年,此类电脑在人们脑海中所占据的大部分份额正逐步被向学生推广平板电脑的大规模计划所取代。尽管在工业化国家,大量iPad在很多教育项目中得到了使用,但在发展中国家,人们谈论的大部分议题均围绕低成本安卓(Android)平板电脑或简易电子图书阅读器的使用。目前,俄罗斯、土耳其和泰国等国正在实施这方面的大型项目,它们均计划购买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台低成本平板电脑。我们预计,这些项目将引领平板电脑购买和使用的热潮。

 

2社交网络就是我的学习网络

 

发展中国家的师生们热衷使用的信息通讯技术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尤其是Facebook)。我们发现,在少数几个国家,教育系统正系统地使用社交网络(非典型性教育家使用该网络的个案除外)。实际上,很多国家的教育系统均对社交网络在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过滤。(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建立官方“Facebook平台”。不过,这一平台通常是网站的一种替代工具,主要用于基本的单向宣传目的)。在学校之外,这一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很普遍。就我们看来,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大多是出于“社交”目的,但很多学生在放学后也把它用于学习目的,尤其是在做家庭作业和准备考试过程中用作辅助工具。

 

3、翻译工作的作用

 

十九世纪的一位英国旅行作家曾说,“翻译至多不过是一种回声”,事实可能就是如此。不过,在四周一片沉寂的情况下,这种声音不管多么微弱,可能也很受欢迎。为翻译可汗学院(Khan Academy)资料或使用集众人智慧翻译的广受欢迎的TED(技术、娱乐和设计)会议演讲资料而付出的努力,就代表了一种在我们看来日渐盛行的趋势,即把可轻易获得的电子版学习资料翻译成其它文种。作为开放型教学资料活动的组成部分或借助各类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很多翻译工作的目的是把工业化国家创造的教学资料翻译过来供发展中国家使用,但相对而言,为把一些发展中国家创造的教学资料翻译过来以供其它发展中国家(或所有国家)使用所付出的努力却很少。此外,根据当地情况和需求把资料翻译过来和将资料置于文章中并不是一码事。也就是说,以前基本上由一些热心人士开展的工作——他们热衷于采用新型数字化工具把诸如日本动漫等的翻译版本推向更多观众或读者,如今正成为或许并非属于主流但却对很多国家的学习者而言日益重要的一种活动。

 

4、到处都设置了防火墙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言行并不一致,但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决策者似乎日益认识到了学校在电子信息安全和电子信息伦理问题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目前,各类过滤工具被大量用于把“不良内容”挡在学校网之外(但有时也会给师生们带来不变:他们无法获取相关教学资料,因为过滤范围太广了)。今后一段时间内,以下问题将持续成为相关讨论的主要议题:此类过滤措施是否是诸多措施中的第一项——这些措施将逐步把公民负责任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等议题纳入在发展中国家的学校推广使用新技术的活动,或儿童信息安全问题是否真正属于最好通过技术方案(如阻止访问某些类型网站的网络过滤软件)加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5、更早使用电脑和其它技术

 

十到十五年之前,在首次决定把大量电脑引入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校时,首先把电脑交给中学往往较为常见(之所以常见,是因为人们认为年龄较大的学生不大可能弄坏电脑,使用电脑与中学生的学习更为相关;当时中学数量较少;中学为防盗采取的保安措施更健全,能够用上可靠的电力;资质更好的中学教师更有可能知晓或弄清电脑使用方法)。如今,很多地方特别重视调查信息通讯技术装置在学前班或儿童早期开发阶段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一些原因可能促成了这一现象,包括:随着电脑已经被引入其它级别的教育,儿童早期开发成为下一个“前沿阵地”;众多公司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明确瞄准这一潜在的增长领域;“回传”效应的示范价值使得人们相信年龄越小时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所带来的潜力越大。所谓“回传”效应,是指父母把自己用的手机交给孩子,以使他们/她们有事可做;更多地方普遍对儿童早期开发更为关注,因此不断高涨的筹资热潮提升了教育技术对儿童的重要性(我们对这一解释有些怀疑,但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一解释,因此就把它罗列在此);同通常会在电脑中见到的依靠打字的应用程序相比,基于手势的计算程序更适合低龄学习者。长期以来,关于教育领域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对培养各种认知能力的影响的辩论激励,在儿童早期开发阶段更是如此。在这一辩论持续进行的同时(更多有价值研究的成果也显示),很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和拉美地区国家正积极推动教育领域使用信息通讯技术。

 

6、特殊需求

 

即便很多国家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人人享有教育”,也通过签署相关协定认可了主要国际标准,如《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的标准,但对很多地方而言,如要确保有着各种特殊需求的学生能够尽可能充分和积极地参加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信息通讯技术被引入更多学校,一些国家正努力通过新手段调动有着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接受教育,尝试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即是该努力的组成部分。大多数此类活动似乎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活动较为深入),而且往往只限于城镇地区的指定学校,但开展的频率甚至比五年前要高。

 

7所有相关技术将成为垃圾

 

五年前,我通常会力争把“电子垃圾”问题纳入到关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学校拟实施的大型信息通讯技术和教育项目的讨论和规划之中。2012年,不愿意讨论这一问题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消失了,同时我们也发现,对该问题重要性的承认日益广泛,尽管这种承认在实践过程中尚未转化为实际行动。

 

8、公开数据

 

随着更多信息的流动实现电子化,同时也随着更多人用上了(并知道如何使用)电脑和其它信息通讯技术装置,人们日益认识到此类数据可以通过与教育决策部门面临的很多关键问题高度相关的新方法加以挖掘。与此同时,目前正在掀起一个(通常并不相关的)潮流,以确保数据以标准格式得到公开并为公众所用。(世行自身积极行动起来,公开了其数据。)在我们看来,这些集中出现的趋势,加上很多供货商认为他们能够向新市场出售相关产品和服务,在我们所工作的地方尚未引发大规模行动。我们日益发现这些趋势是讨论的一个议题,而就在一两年之前,它们还只是考虑的一个假设性和前瞻性议题。

 

我们看到,在一个领域已针对大量新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开展了实质性工作。该领域与“跟踪”师生有关。今年早些时候一份广泛流传的英国广播公司报告介绍了“智能型制服”的使用情况。该制服上装有一个能自动监测巴西东北部某市小学生是否到校的小芯片(也能自动向逃课小学生的家长发送短消息)。该报告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例,这些案例显示了采用新技术监控学校出勤情况这一日益显著的趋势。监控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对教师进行监控的手段是把摄像器材引入教室或项目,在一天之初对教师进行摄像,以确认其出勤情况。

 

不过,有人感到这一趋势似乎是“无情的”,而且也许只是利用各类低成本传感器和监控技术“协助”学校和父母跟踪师生行为这一更大潮流的边缘溪流而已。每当我们向政府对口单位提及此类活动(这样做和其它措施通常是为了启动关于此类活动的隐私权和道德意义的讨论),我们通常会发现很多人士对在其学校开展类似活动有着浓厚兴趣。一位教育界领袖曾说,“这只是把技术用于学校的一种手段,对比我表示支持,因为该手段的影响是显然的。”不论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根据我们的经验,他都不是一个外行的见地。

 

9让学校领导层参与进来

 

尤其在大规模投资于教育技术的第一波热潮正在退去的国家,我们目睹了这张一种认识:对教育系统所作出的部分成本有效型投资可面向校长开展外展活动及用于校长培训。如果已把数千万(或数亿)美元用于为学校配备电脑、教师培训和教材电子化,则把其中很小部分用于面向学校领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外展活动,可有助于消除阻碍此类投资的潜在效益实现的诸多因素。如果校长不支持在学校使用新技术,则很多教师往往也就不会以新方法把这些技术用于教学实践。面向学校领导提供相关培训,可帮助把他们从冷漠的旁观者(甚至是时刻提防的反对者)变为对转变态度和做法的支持者。这种观点很有道理;我们也经常想为什么这样做是一种“新趋势”,但根据我们的经验,这确实是一种新趋势。

 

10 ____

 

还有其它一些趋势是我们将在(或希望在)不久后在发展中国家看到的,但它们并未在本文中予以罗列,因为它们即便是存在的话,也仍处于起步或萌芽阶段。这些趋势包括“制造者”运动(通常与教育领域机器人运动结合开展——这一现象已在发展中国家以各种形式存在了很长时间)、BYOD/BYOT(分别代表“自带装置”或“自带技术”。这是教育系统出现的一种现象,即学校利用学生自行制作并带到学校的技术装置)、与教学资料(包括开放型教学资料)捆绑的评价方法的使用(这些方法与教学资料高度挂钩,因此很难把它们分开)。在此,我们并没有提到开放型教学资料,因为我们认为经常访问本博客的大多数读者对其已知之甚多(如您尚不了解这一概念,请在这里查看)。一些趋势已频繁地在国际会议上作了介绍,即刻能想起的扩增实境技术(augmented reality)就是其中一例。根据实证资料,我们认为这些趋势并没有实质性超出一些高级别但小规模试点工作的范畴,因此我们并没有把它们纳入本文。

 

同我们对在本教育技术博客中公布的其它十大事项采用的做法一样,我们特意预留了10个空白处,因为我们认为同教育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应用相关且正在发生的趋势远不止这些。这些趋势或许尚未受到广泛关注;同时,由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有限,它们并未为我们所发现,因此未在本文中加以呈现。

 

请在以下空白处随意添加您自己的十大趋势。

 

---

 

以上就是您或许闻所未闻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应用的十大趋势。由于其中许多趋势似乎是在我们未予以关注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我们难以发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有人像我们反映说,近期的博文篇幅较长,因此我们打算把篇幅缩短一些,但不知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正如本文开始时所指出的,我们承认我们的印象仅仅是基于我们参与的具体项目和讨论,因此它们除了代表我们的个人经历(和先入之见)之外,也许不能很好地代表其它情况。倘若过往经历可用作指导,则我们希望收到教师们发送的电子邮件,其中包含诸如此类的说法:“这一点并不新,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与我的学生一道在(利兹、布里斯班或某个工业化国家的其它城市)参加过……”。我们并不怀疑此类说法的正确性,但此类实践方面的知识,更不用说实践自身,几乎没有给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留下什么印象(直到最近,我们才定期与他们交流)。我们的目标是摆出这十大趋势,因其可能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引发关于下一个趋势将是或应该是什么的讨论。把这些趋势罗列在此并不意味着把其中某一趋势认可为好趋势;它们仅仅是我们对在我们所工作的很多国家看到的情况的观察和总结。希望其中至少有一种趋势能为您的思路提供新素材。

 

注:本博文顶部的图片是关于一位冲浪者在著名的Mavericks冲浪赛中尽情冲浪的情景(“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这些巨浪……”)。该图片由Shalom Jacobovitz所摄,通过Wikimeda Commons获得,其使用符合知识共享组织关于归属和共享的3.0版许可协议的相关条款。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