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世界各地的天际线,纽约、香港和迪拜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就会浮现在许多人的脑海中。这些城市吸引了大批渴望参观数百米高的地标建筑的游客。这些天际线是全球各地开发商和建筑师们竞争的结果,他们竞相在建造和设计上超越对方,赋予各自的城市某种美学、工程和经济地位。
但是,与世界其他城市相比,这些天际线到底有多高多密?其他城市只是这些令人兴奋的天际线的迷你版本呢,还是在兴建高层建筑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发展中经济体的天际线与发达国家的天际线有何不同?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天际线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什么城市天际线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了解城市天际线为何不同的原因,有助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 兴建更多的摩天大楼或垂直发展往往意味着紧凑型城市发展,这反过来又与导致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和渗透到肺部深处、造成严重健康后果的危险颗粒物(称为PM2.5,其直径小于2.5微米)减排有关联。这是因为紧凑型城市的居民出行往往较少依赖汽车,从而减少了排放。此外,紧凑型城市较少占用周边的农田,这些农田往往土质肥沃,因而也是为许多城市提供重要营养的新鲜蔬菜水果的主要来源。
一个城市的天际线高耸入云,是因为壮观的豪华公寓还是建的不那么豪华的面向中产阶级的高层住宅,对于城市发展的包容性具有明显的意义。然而,与此同时,壮观的天际线可以吸引游客来城市观光,帮助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活力,为低技能工人创造就业机会,带来潜在的减贫效益。因此,一个城市的天际线不仅仅是具有视觉冲击力,而且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包容性都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
天际线指数
像纽约、香港和迪拜这样富裕和人口稠密的城市自然拥有更多的摩天大楼,不过,我们希望识别出那些在对推动高层建筑建设和总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供需条件加以控制或保持恒定后建筑物仍在向高空发展的城市。为此,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中,我们创造了一个“天际线指数”。该指数利用全球所有高度在55米以上的建筑物所在地的数据,衡量一个城市的“skyscraperness”,即相对于其他城市的摩天大楼兴建状况。
在计算这些数字时会发现,世界上天际线指数排名最高的地区并不是那些预期财富与高度之间存在关联而可能猜测的地区。南美、东欧和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最高(见下文图1)。在亚洲地区,东亚和西亚(包括海湾国家)在摩天大楼之争中排名较低。鉴于其收入和人口水平,东南亚相对于其他地区“建筑过高”。 东非和南部非洲排名也很高,这或许令人惊讶,因为非洲通常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发展高层建筑的地区。在较发达地区中,以公寓建设为主的西欧排名并不高于以郊区蔓延为主的北美,这也令人惊讶。
更广泛地说,排名靠前的地区在高层建筑数量上弥补了他们在摩天大楼“金光闪闪”方面的不足。因此,大多数天际线并不那么张扬,更注重功能性——为容纳中产阶级而不是跨国公司或精英人士而建。
解构天际线指数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地区差异,我们根据摩天大楼(100米以上)与高层建筑(55-99 米)、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大城市的建筑与小城市的建筑以及城市中心建筑与外围建筑等指标对城市进行排名。
根据这一分析,我们创建了四种天际线拓扑:
- 资本导向型中心城区:这些地区往往在城市中心建造摩天大楼作为写字楼或豪华公寓。
- 资本导向型外围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在城市外围或郊区建造写字楼。
- 人口导向型外围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在郊区建造高层住宅楼。
- 人口导向型中心城区:这些地区往往在中心城区建造高层住宅楼。
世界各地的天际线大致在张扬炫耀的资本导向型中心城区和不那么张扬的人口导向型外围地区这两种类型之间平分秋色(见图2)。南美、东南亚、东欧和西欧属于后者,而东亚、西亚、东非和南非属于前者。
为什么各地区的天际线有所不同?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城市会发展出不同类型的天际线呢?我们推测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法规和保护,一些国家实行严格的规定,以减少过度拥挤或保护历史建筑,另一些国家则比较放任自流。
另一种可能性是,一些地区的房地产业主发现很难拿到更大的地块,或者是面临产权模糊问题,对建造高层建筑形成障碍。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社会偏好。在有些地区,住高层公寓象征着社会地位,而在其他地区,住独栋的单户住宅是常态。此外,在有些国家,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喜欢住在热闹的市中心,而在另一些国家,这些人则偏爱安静的郊区。在不同地区,对高层公寓与单户住宅的安全和安保状况的不同看法也起了一定作用。
我们发现,大部分差异都可以通过严格的建筑限高和居民对公寓与独栋住房的偏好来解释。
所以,下一次当你抬头仰望帝国大厦或哈利法塔时,请记住,城市天际线比你想象中的更重要。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