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中国登记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显著增加。 2013年底,中国有6100万个这样的市场主体,八年后,也就是2021年,市场主体的数量达到了1.54 亿。同期,每年登记的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从约1100万增加到2500万(图 1)。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是在同期GDP增长率逐渐放缓的背景下发生的。
图1: 中国每年新设企业和市场主体数量(2013-2021)
新设企业数量的增加是随着不断推进商事登记的时间和成本的改革而发生的。2013年,注册登记一个新的企业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如今,像北京这样的主要城市已经可以做到在数小时内完成一个新设企业的注册。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关于中国商事登记改革的报告详细描述了这一改革过程。
2014年,中国正式启动了商事制度改革这样一个跨越多年的全国性改革举措,旨在优化商事登记的流程,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主要特点包括:
- 使用全国统一的企业识别码;
- 放宽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等开办企业要求;
- 简化或取消企业登记注册前必须取得特定涉企经营许可的相关要求;
- 通过收集、分享和公开企业的社会信用信息来建立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
- 为开办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
-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协调。
这一成功的商事登记改革故事是战略规划和不断试验学习相结合的结果。多年来,改革分阶段进行,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以及动态调整来不断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大多数改革最初是在选定的部分城市和/或自由贸易区进行试点,之后再在更大范围内或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这种方法在根据中国国情调整借鉴良好的国际实践中非常有益。
中国为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法律和制度调整。中国通过了新的(或修订了)相关法规,并在省级和地方层面制定了更详细的补充法规和指导方针。在部委和地方等各层级都成立了跨机构协调小组,以支持改革。中央和地方牵头相关商事制度改革的领导机构(工商局)也改组为职能更加全面的新机构(即市场监管局)。
数字解决方案也是促进企业数据收集、共享以及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推动力。在过去二十年不断发展电子政务服务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一直在持续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和企业登记一站式服务。此外,中央政府还建立了多个国家级企业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用以支持企业注册和经营信息的收集、共享和发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可获得性并促进了数据共享。
这些成功的改革举措足以推动创业和提升市场活力吗?不完全如此。中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要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仍面临挑战。
首先,尽管有所改进,但跨机构协调和数据共享仍然是一个挑战。不同政府机构在建立各自的信息系统时,并未考虑数据共享的必要性。因此,这些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数据标准,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完全无法兼容。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同级机构之间,也存在于不同行政级别的主管部门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更全面和长效的机制,许多政府机构可能仍然不愿意共享数据。
其次,在建立基于企业社会信用信息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方面,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根据对该监管机制的设计,相关部门收集企业的社会信用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工商登记信息、税收和社保支付信息以及企业受到的行政处罚信息等,其中部分信息是公开的,如企业注册、许可、行政处罚、动产质押登记信息等。但在实践中,及时、准确地收集并有效地使用企业社会信用信息并不容易。此外,企业社会信用机制的实施还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合规负担,引发数据隐私问题,并可能在落地中面临变形走样等问题。
第三,信息公开对于提高透明度和促进改革过程中的公信度很重要。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在线发布所有法规,开放包括企业注册数据等相关信息的访问,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此外,还应该加强私营部门的反馈机制,以确保企业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最后,中国政府需要对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以确保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国,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占全国市场主体的90%以上,它们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包括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技能短缺以及融资困难等。中国政府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改革,在改善企业注册便利度的同时改善中小微企业的市场生存环境。
中国应在2014年以来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改革并不断改进。中国这一持续的改革进程也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