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始于社区——新加坡故事(下篇)

版本:
上一篇博客中,我介绍了5D框架,并结合新加坡的公共住房社区,例如组屋小镇,讨论了前两个D——密度和多样性。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观察体会,探讨组屋社区如何反映其他三个D——目的地(Destination)、距离(Distance)和设计(Design)。
 
为了提高目的地通达性,新加坡推行 畅行乘车(Walk2Ride)计划,改善社区步道,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这项政府政策确保在地铁站400米(或1/4英里)范围内都建有公共廊道通往公车站点、公共设施和组屋。
 
让人们能“舒适”地“步行”搭乘公共交通只是新加坡为社区做的诸多努力之一,现在新加坡有顶棚的廊道总长度已经达到了 200公里
 
为了缩短到达换乘点时间,政府鼓励居民骑行,以解决公共交通的第一英里和最后一英里的连通性问题。作为骑行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许多地铁和公交站点都设有多层自行车停放架,使新加坡更加适于骑行。实际上,从2016年7月开始,所有新建学校、商业、零售和企业园区(达到一定规模的)必须制定 步行骑行规划,确保公共空间设计充分照顾到步行与骑行需求。
 
Neighborhood bicycle racks
社区自行车停放架。(摄影:王雪漫/世界银行)

让我们探索一下打造这座城市的最后一个“D”城市设计的方方面面。我认为社区是新加坡建设花园里的城市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新加坡面积不大,但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居民打造自然环境。

政府对社区的“软”“硬”景观都有具体规定。这些规定细致到包括树木密度建议、社区绿色走廊到公园连接通道和国家公园的连通性,以做到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和互联互通。绿色空间不仅为户外活动提供了宜人环境,而且根据新加坡城市建设局的研究,增加绿化面积可使气温降低高达3.1摄氏度。

Image
左:宏茂桥组屋区鸟瞰。右:宏茂桥组屋区的一个楼顶花园。(摄影:王雪漫/世界银行)
Toh太太的大儿子住在榜鹅,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组屋社区,有12万6千3百位居民。他非常喜欢带蹒跚学步的孩子沿榜鹅水道玩耍,这个人工水道穿越整个小镇,长达4.2公里。水道沿线的公园和区域安排有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的文化遗产项目和嬉水活动。Toh太太和先生来看孙子时,一家人就步行到水道,享受户外活动。
 
Image
榜鹅组屋区。(摄影:王雪漫/世界银行)
漫步在组屋区,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原则上,组屋区每个单元要有0.75平方米用于社会和社区设施。很显然,这些设施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
 
Toh太太喜欢公共区域的底层设施,邻居们可以聚在这里打牌看电视。沿步道新修的扶手让老年人行走更安全。她家旁边是儿童乐园和运动场地(如篮球或羽毛球),荫凉处设有座椅,她可以坐在那里看着孙子嬉戏。
A typical HDB neighborhood with all amenities.
一个设施齐全的典型组屋区。
总之,新加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落后的热带“垃圾堆”转变为今日花园里的城市,并且跻身全球最可持续城市之列。新加坡城市可持续性的关键就在于其充满活力、负担得起且包容和睦的社区。这些社区是新加坡成功故事的重要篇章,可供世界各国各城市借鉴。

相关链接:

作者

Xueman Wang

SENIOR URBAN SPECIALIST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