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覆盖了地球表面70%的区域,但其体积仅为地球总体积的千分之一。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本影像显示了如果把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包括海水、冰冠、湖水以及大气中所含水蒸气——从地球表面移走并集中到一个天体中所发生的情形。
地球总体积约为1万亿立方公里。如把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集中到一个天体中,该天体体积为14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体积的千分之一;其直径约为1400公里,大致相当于马达加斯加国土南北总长度。
2) 全球 97.5%的水为咸水,仅2.5%为淡水。
地球上14亿立方公里水中, 淡水为 3500万立方公里,约占2.5%其中仅有约 0.3%的淡水便于人类使用,其余为冻结水或地下水。
也就是说,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量约为10万立方公里。
3) 人均可用水量约相当于六个奥运会标准泳池中的水量。
以可供人类使用的约10万立方公里淡水总量计算,全球 70亿人的平均可用水量约为1.5万立方米,约相当于6个 奥运会 标准泳池注满水后的水量。
4) 拉美地区人均淡水量是东亚地区的5倍
虽然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为1.5万立方米,但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拉美地区 人均淡水量最大,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东亚地区的5倍以上,是南亚地区和中东地区的20倍以上。
((诚然,东亚地区因人口众多而使得其人均数字看起来很低,但仅从 淡水量来看,拉美地区的数字显然很大。)
5) 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不到50%的农村人口用上了条件更好的水源。
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这一点已广为人知,但各国和各地区在淡水可及性方面存在差异。
“条件更好的水源”指的是户装自来水、公用取水竖管、取水用钻孔、受保护的水井或水泉。“条件欠佳的水源”包括售水点、水罐车、未受保护的水井或水泉。“合理的可及性”的定义为每人每天可从其住所一公里范围内的水源获得至少20升水。
200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不到50%的农村人口用上了条件更好的水源。在城镇地区,这一数字超过了80%。
6) 全世界使用的淡水总量中,70%用于农业
2011年,全世界使用的淡水总量在 3900立方公里左右,其中 70%用于农业 (用以满足牲畜和灌溉用水需求),20%用于工业,10%用水居民生活。
7) 供水和环卫设施不足令全世界每年遭受2600亿美元经济损失。
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因供水和环卫设施不足,全世界2010年遭受了26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时间浪费和健康状况未得到改善而造成的损失。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