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驾驭野马

版本:English

Image一个月前,我谈到了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小幅好转面临的部分主要风险。其中,伴随着中国马年于上周五(1月31日)拉开帷幕,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关切及其影子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已成为最主要风险。

中国面临的较高感知风险带来了另一个潜在脆弱性,过去几周来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的类似于去年夏季的新一轮资本外流就证明了这一点。一方面,尽管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已开始淡出,但美国财政部发行的10年期债券收益自去年12月以来仍出现小幅下滑。另一方面,关于中国工业生产增长温和减速的消息加速了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全球投资总量的持续缩减,使得这些投资更多地流向发达经济体。虽然在一些特定国家(如土耳其、乌克兰、南非和阿根廷),特殊政治或经济事件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诸如墨西哥、波兰和马来西亚等市场流通性较高但经济形势不太稳定的国家也受到了资产抛售的不利影响,这显示流向这些国家的全球投资尚有更大缩减空间。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全球造成的潜在外溢影响有多大?为何最新消息尤其对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了影响?摩根大通公司上周五发布的《全球数据观察》提供了一些线索。该公司开展的研究估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加上石油价格造成的影响,就有可能对2014年全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造成共计0.46个百分点的不利影响。其中,发达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下滑0.2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国家将下滑0.73个百分点。依赖商品出口的国家所受冲击将尤为严重,因为其它国家可能会更多地从发达经济体进口。

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涉及正规银行系统范畴之外金融实体和活动的信贷中介——的持续下调。过去几周来大量信托产品濒临违约是从中国传出的令人担忧的消息之一。其原因不在于中国与世界的金融联系——因其国内外资实体所占比重较低,国内资金源及资金在国内的流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在于影子银行系统的无序扩大有可能加快预计的经济增长放缓速度。

与其它国家(包括其它新兴市场国家)近期的影子银行系统相比,中国影子银行系统规模并不是很大(参见Ghosh等人,2012),但该系统在过去三年中大规模扩大,同时私营非金融领域债务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自2009年以来大幅提高。中国经济政策对后2008年恐慌的反应导致了对影子银行投融资渠道迅速扩张以及通过包括地方政府专用金融工具筹集的房地产支出迅速增长的一定疏忽。如同信贷突然、猛烈暴增通常造成的效应一样,新增资产和债务金字塔的一部分实际半生了“金字塔”或“白象”效应。

因此,中国政府部门必须审慎行事。政府部门一方面应针对官方再融资后盾采取强硬措施,以此保持修正收支平衡状况所需的压力,另一方面应圈定一些系统相关的金融实体,努力避免其偶发性倒闭造成的恐慌效应。这两方面的效果好坏将对中国当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产生影响,其对整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以及对新兴市场国家敞口风险恐慌性扩大的影响有可能使恐慌效应大为减弱,进而形成对发达经济体的负反馈循环。2014年全球经济基本面仍将呈现上行趋势,但马年可能会动荡不定。

请通过twitter.com/OCanuto关注Otaviano Canuto撰写的最新博文。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