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是世界各国政府在试图影响行为时普遍采用的手段,包括用于鼓励环境可持续投资。但这真的是加快绿色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吗?根据世界银行新的企业所得税 (简称CIT) 激励政策数据库的调查结果撰写的《繁荣洞察简报》显示,税收激励政策鼓励污染性经济活动的情况多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把激励政策分为三类:
- 针对绿色行业的激励政策:促进绿色产品投资,例如电动汽车电池;
- 针对绿色生产流程的激励政策:鼓励生产流程绿色化投资,例如副产品回收利用;
- 面向污染行业的激励政策:支持与环境目标背道而驰的行业,例如化石燃料生产。
这篇简报对 2009 年至 2020 年期间包括高收入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 40 个经济体进行了分析,依靠的是税务指南等公开资料,涵盖了国家层面采取的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的类型、慷慨度和条件等信息。
尽管对应对气候变化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数据显示,鼓励污染活动的税收激励政策远比支持环境可持续性的税收激励政策更为普遍。2009年至2020年期间,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中只有约 2.6%是针对绿色行业的,只有约3.4%是针对绿色生产流程的。鼓励污染活动的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的平均占比远超过前者,达到9.5%。绿色激励政策的占比多年来令人惊讶地保持不变,尽管近年来(2017年至2020年)鼓励污染的激励政策占比有所下降。高收入经济体采取的绿色激励政策数量超过发展中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鼓励污染的激励政策远比高收入经济体更为普遍,平均占到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总数的 10.5%,高收入经济体占比为5.1%。
事实上,许多经济体同时采取绿色和污染激励政策。在上述 40 个经济体中,只有 4 个经济体采取绿色激励政策,相应地也不采取任何污染激励政策。超过一半的经济体采取的污染激励政策数量超过绿色激励政策。
大多数绿色激励政策是通过加速折旧、税收减免和降低税率的方式,占此类激励政策的 85% 以上。总体而言,绿色和污染激励政策大致平均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利润的工具,按企业利润的百分比扣减,如减免税和降低税率,另一种是基于成本的工具,扣减资本支出的税后成本,如加速折旧和投资抵扣。
如果使用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当瞄准一致性和透明度的最高标准——不断重新评估其影响力,并与国家更广泛的目标保持一致。政府可能需要对同时并存的绿色和污染激励政策进行重新评估,考虑对支持绿色转型的长期影响。
税收激励政策的设计也应当从战略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税收减免作为第二普遍采取的激励手段,根据全球实证证据被认为是成本效益最低的。鉴于“全球最低税”将大型跨国企业 (简称MNE) 的全球有效最低公司税率设置在15%,税收减免也具有挑战性。
虽然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可能在促进可持续投资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在理解其促进绿色私人投资的适用性和影响力方面仍然存在重大空白。利用新的世界银行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数据库开展进一步研究,可以提供对这些工具的有效性及其如何与其他干预措施(如直接补贴和法规)相互作用的洞见,这会有助于确保动机良好的政策也得到良好的设计和良好的执行。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