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English
确保城市道路设计对于所有人尤其是对行动不便人员无障碍,始终是世界银行城市交通战略的基石。但是,即使实现城市道路的无障碍化只涉及一些相对简单的措施,比如在人行道上增加触觉标记和缘石坡道,在实施中也不容易做到。虽然改造设施所增加的成本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对细节的重视却至关重要。这一点往往并不容易做到,就像左边这张几年前拍摄于一次项目实施督导中的照片所显示的情形——这个人行道的缘石坡道没有与人行道对准,而且宽度也太窄无法让轮椅通行。
在这一背景下,在中国东北的一个中等城市项目成为我们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辽宁中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工业大省辽宁省五个中等城市的城市道路恢复与改善。虽然所有的最终书面设计方案都符合政府的无障碍设计要求,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看起来就像这张照片,“有其名而无其实”。我们世行交通团队一直努力说服我们的合作方重视这个问题。而当我们指出并跟进某些具体问题时,他们往往会认为我们过于挑剔,不了解当地施工的实际情况。
在我们建议让各城市的残疾人联合会参与监督道路施工后,情况才开始出现好转。这一社会团体存在于中国的各个城市,而且往往与政府有良好的联系。随后,我们合作方的项目管理部门正式邀请残疾人联合会参与讨论基础设施的无障碍措施,并邀请市民进行实地测试。几周后,三个城市给我们寄来照片和电视报道,这些照片和电视报道反映出精心安排和务实的研讨会和当地社区测试新设施的场面。我们高兴地看到,研讨会也采纳了残疾人联合会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都是关于市区需要改进的一些具体设施的。虽然这些建议与世行团队的建议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效果却好得多:不仅所有的建议都被采纳,而且至少有一个城市,即锦州市决定将这些措施制度化,并且每年召开一次和残疾人联合会的研讨会,对上年所有的施工工程进行讨论、评估和改进。
这种成功的做法在我们实施项目的其他城市也得到推广和复制,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们从中总结了三条经验,本文作者之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的沈殿忠教授制作的这段视频 ( http://youtu.be/4XO9xJET4LU)很好地反映了这三条经验。沈教授本人也是城市无障碍建设的积极倡导者。
经验一: 对于行动不便人士,基础设施的无障碍性取决于其最薄弱的环节。这并不意味着高成本的解决方案。为了使无障碍设计有助于所针对的用户,从起点到目的地的,即门到门的整个出行过程都要达到无障碍,对改善出行无障碍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整体规划,例如如何到达车站和在站台等车、如何上下车、车辆和建筑物内的设施是否无障碍(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等等。
关于成本的讨论:虽然在增量成本与无障碍性之间往往有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题,但确实也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改造现有设施成本可能比较高。但规划者往往能独辟蹊径来实现整个系统的无障碍化,即使在某些具体方面无法做到。巴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黎市决定推进交通系统的无障碍化,改造地铁系统不可行,因为成本太高负担不起,但可以通过公交系统的无障碍化,确保公交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适度的出行无障碍。
经验二:尽管在改造现有设施时成本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要想在建设新设施时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无障碍化,正如前文所述,困难并非来自于往往微不足道的增量成本,重要的是要认真实施和重视细节。此外,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要求新建基础设施都要实现无障碍,但是在目前中国空前大量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两个关键性因素在中国促进城市无障碍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
- 第一,明确的指导方针、建议和设计标准可以发挥巨大的影响。中国在1989年颁布实施了第一部无障碍设计标准,之后又补充制定了实施细则。
- 第二,强大的民间社团组织,比如残疾人联合会在倡导和提高公众意识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相关文件链接:
1) 辽宁项目文件链接
2)日本PHRD基金资助的利马推广无障碍建设的项目视频和介绍–世行同事在秘鲁首都利马推广无障碍设计- 视频链接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