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南亚地区能够赢得中国多大份额的服装产量?

版本:
Clothing Manufacturing
服装制造业具备向南亚地区女性提供急需就业岗位的潜力
摄影:Arne Hoel/世界银行

目前,中国主导着全球服装市场——其所占该市场份额为41%,而南亚地区仅占12%。然而,随着中国国内工资持续上涨,其服装生产有望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向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南亚地区能够赢得中国多大份额的服装产量并因此而新增多少就业岗位?做到这两点很重要,因为服装制造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一贯雇用着相对较多的女性工人。
 
在世行发布的新报告《缝纫能带来富裕吗?》中,我们估计南亚地区有可能至少新增15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50万个岗位将面向女性。这一估计尚属保守估计,因为我们假设旨在促进服装行业增长且消除现有障碍的政策没有变化。

揭秘我们计算新增就业岗位的方法 

那么,我们是如何得出上述关于新增就业岗位的计算结果的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服装生产决策是如何作出的。美国、欧盟国家等发达国家通过全球贸易形式购买的服装最多,消费者需要哪类服装一般尤其零售企业决定。这一过程始于这些企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服装生产企业(直接或间接)提交设计方案和订单。发展中国家服装生产企业以生产特点给予回复,包括生产成本和非成本要素(如生产时间、质量保障和工人工作条件)。在这一基础上,发达国家买家决定从哪家或哪些企业购买服装。

随着中国服装价格上涨,这些买家正在寻求从其它国家购买服装。经济学家采用“弹性”概念对这些买家对各国价格的反应进行了分析。这一概念被定义为给定的价格百分比变化引发的需求量百分比变化。

在对两国或多国进行比较过程中,经济学家通常会提到 交叉价格弹性,其指的是一国(如中国)价格变化引发的从另一国(如印度)进口量的百分比变化。如买家要从两国中作出选择(这两国相互竞争并因此而被认为是在全球市场上相对较接近的相互替代者),则一国(如中国)价格上涨就会使得从竞争国进口的数量增加。

在该报告中,我们采用详细的美国和欧盟国家服装进口数据,对中国和亚洲其它七个主要发展中服装生产国之间的服装生产转移情况进行了测算。这七国中,四国位于南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三国位于东南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测算结果表明,在现行政策下,南亚国家对美国和欧盟国家的出口将增长13-25%(参见下表)。不过,东南亚国家增幅更大,达37-51%。
Image
资料来源:《缝纫能带来富裕吗?》。

这些变化对就业而言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取决于在出口增加情况下就业增长比例。我们还采用详细的企业和工人数据,对出口增加情况下的就业变化情况进行了测算。我们发现,服装产量(用作出口的替代值)每增加1%,则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就业率就会增长0.3-0.4%(男性和女性都是如此)(印度就业率增幅稍低)。

对新增就业的一大促进

最后一步是用出口和就业弹性来测算在现行政策下且在中国服装价格上涨比如10%情况下就业人数可能增长多少。我们发现: 
  • 印度就业人数可能增加近120万人(根据当前该国服装行业就业总人数约为3500万人测算)。由于很多就业岗位面向女性,因此仅中国服装价格上涨就有可能直接推动印度的发展——其它南亚国家也将如此。
  • 巴基斯坦就业人数可能增加近22万人(根据当前该国服装行业就业总人数约为250万人测算)。
  • 孟加拉国就业人数可能增加约13.1万人(根据当前该国服装行业就业总人数约为310万人测算),与美国服装行业就业总人数基本持平。
  • 斯里兰卡就业人数可能增加约1.45万人(根据当前该国服装行业就业总人数约为18万人测算)。  
如果南亚国家采取措施应对削弱其竞争力的效率低下问题,上述新增就业人数总和(约为15万人)可能会更大。该报告中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包括:(1)放宽对人造纤维进口的限制;(2)便利市场准入;(3)鼓励外国投资。这些措施也将有助于其它轻工制造企业(如鞋类和玩具制造企业)成长,从而增强南亚地区的发展潜力。
 
查阅报告全文:  《缝纫能带来富裕吗?:南亚地区的服装行业就业、服装贸易与经济发展》

作者

Raymond Robertson

Professor and holder of the Helen and Roy Ryu Chair in Economics and Government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