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日本仙台举办的世界减少灾害风险大会将给我们这个机会。此次大会寻求落实《兵库行动框架》后续框架,为政策制定者和国际利益攸关方管理灾害风险提供指导。此次大会是为减少灾害风险和战胜贫困设立新的里程碑的一个契机。
自然灾害的代价已经十分高昂——在过去30年里人员和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对发展努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在亚洲,快速城市化与规划不当相结合,大大增加了城市的灾害暴露度,尤其是那些位于人口稠密的海岸和江河流域的城市。2013年的飓风海燕造成菲律宾死亡人数超过7350人,直接导致贫困率上升1.2%。
今天,我们已有新工具来减少此类影响。例如,在2004年灾害后建立的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10分钟内通知各国家预警中心,帮助28个国家减少生命损失。
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新报告采用卫星图像和地理空间绘图方式跟踪亚洲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式变化,提供可有助指导规划与投资决策的数据。
从总体来看,建立抵御自然灾害的韧性是一项巨大的任务,也是政府、社区、国际社会以及其他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共同责任。
包括日本、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以及全球减灾与灾后恢复基金(GFDRR)、欧盟等在内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的巨灾风险评估与融资倡议(PCRAFI)开发了太平洋岛屿国家所能获取的最大储量的地理空间信息。
此类数据推动了太平洋风险保险试点,这一区域性机制使参与国得以在国际再保险市场获得地震、海啸和热带飓风等巨灾保险覆盖。2013年,汤加成为首个受益国,保险金支付达127万美元,在飓风伊恩过后立即提供了资金。
与此同时,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国家发展与升级计划通过改善本地基础设施通道,并通过早期预警系统、疏散路线和应急培训等方式,加强长期的抗灾韧性,改变着成千上万的社区面貌。
世界银行还加大了在其项目中帮助建立抗灾韧性的努力。截至2014年7月1日,世界银行要求项目必须百分之百进行气候及灾害风险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开展减轻灾害风险的工作。
在未来数十年里,加强抗灾韧性应成为发展界推动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发展的一项优先承诺,而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充分认识投资建立抗灾韧性的紧迫性及效益,最好的场合莫过于仙台。
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