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减少新冠疫情期间腐败行为的五种工具

???????COVID-19??????????? 探索有助于减少COVID-19期间发生腐败的各种工具

除了引发全球卫生危机、经济危机及教育危机之外,新冠疫情还可能助推了迄今尚未获得其本应获得的重视的第四种危机。 

正如此次全球性疫情暴露了我们卫生、经济及教育系统的脆弱性一样,它也揭示了公共财政管理存在的缺口、过失以及薄弱之处。 

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日益表明,各国或各地政府正奋力平衡两种竞争性需求:速度和廉洁。报道列举了新冠疫苗(采购)秘密合同、抗疫物资涨价现象以及救济金使用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当然,治理薄弱、公共财政管理不善以及公共资金和公共产品使用不当等并非新问题,但此次疫情凸显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紧迫性,因为治理失灵(包括疫情相关资金使用和管理不当)有可能以三种我们目前无一能够承担的主要方式破坏疫情应对努力:(1)抗疫物资涨价和资金使用不当或直接消失减少了可用于救济方案等紧急和正当支出项目的稀缺资源;(2)不合格设备或服务提供失灵对公众安全构成了威胁;(3)最为重要的是,公共资金管理不当削弱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在任何重要关头,信任的逐步丧失是政府承担不起的。举例说,对政府不信任会提升大量民众拒绝接种疫苗的可能性,进而对疫苗效果构成威胁。在这方面,我们已然看到了一些迹象。

我们能够也必须采取措施改善治理并应对民众对政府的日益不信任,原因不仅仅在于这些措施对抗疫取得成功至关重要,还在于公众信任是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碎片化之间的一道“防火墙”。

有幸的是,目前有若干有据可依的工具可供国际机构、政府部门、公民社会以及慈善组织用于帮助提升对政府的信任度、加强政府对公共资金的管理并改进其对当前危机的应对策略。 

1、提升透明度

很多国家政府尚未实施常识性透明制度改革,如在线公布所有预算和合同。此类改革并不难,但长期滞后。政府已然制备了其用于内部目的或用于向捐赠机构报告的大量数据,但并未将其公开。这属于政治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公开契约伙伴机制已同巴拉圭和乌克兰等数十个国家就要求政府公开合同和采购安排的改革开展了合作。其它国家应当效仿这些国家,同该机制开展合作。

2、通过公民社会问责

正如如透明国际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所示,如配以强有力的问责措施,透明就会成为一种有效工具。我们必须支持公民社会和媒体为监督政府开支和政府服务提供情况所付出的努力。公民社会组织拥有惠及公民并对政府问责所需的模式和工具。举例说,在当今南非的200个非政府定居点,国际预算伙伴机制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借助经由手机发放的一份定期调查问卷帮助居民报告此次疫情期间关键公共服务的提供情况。

3、利用技术

技术可助力减少腐败机会。除了电子采购和数字化预算之外,利用技术管理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可安全高效地在当前危机期间把关键资金送到各国最脆弱人群的手中。在印度,一个经生物统计学认证的支付系统减少了腐败行为,同时显著改善了政府社会援助计划的实施。

4、调动政府内部适当部门参与问责 

最高审计机构系牵头对公共财政问责的部门,它们拥有宪法赋予的问责职责。不过,这些机构通常受独立性、授权以及资源等困扰。我们应当寻找机会来加强此类关键机构。

5、国际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其它国际机构可提供帮助。

世界银行治理局全球局长Ed Olowo-Okere强调指出,“新冠疫情响应行动有可能增大腐败风险……”。为帮助各国防范此类风险,世界银行编制了一份政策简报《确保政府新冠疫情响应过程中的廉洁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对各国政府提出了建议,她说,“在当前危机期间,请花掉一切所需之钱,但要精明花钱并保留发票。” 

但是,我们知道光保留发票还不够。公众和监督者能够接触到这些发票至关重要,如此方能建立必要的问责机制。 

我们如能帮助政府赢取并保持公众的信任,就都能帮助政府发挥其潜力并有效、公平地花销公共资金。

******

Warren Krafchik系国际预算伙伴机制执行主任。请通过@OpenBudgets关注该机制动态。

Leslie Lang Tsai系钱德勒基金会社会影响力部主任。请通过@ChandlerFdn关注该基金会动态。


作者

Warren Krafchik

Executive Director, International Budget Partnership

Leslie Lang Tsai

Director of Social Impact, Chandler Foundation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