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世行之声

为何可持续的未来需要韧性基础设施

为何可持续的未来需要韧性基础设施 版权所有: Antony Tran/世界银行

2024年“了解风险”全球论坛(UR24)近日在日本姬路市落下帷幕,它再次提醒我们:坚实的基础设施对增强韧性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前我们继续面临气候变化、债务激增和脆弱性加剧等全球挑战。2023年,约400起自然灾害导致约8.7万人死亡,经济损失2027亿美元。这些数字凸显了提高基础设施韧性、加强灾害准备对实现可持续未来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修建各种建筑和道路,还要确保这些基础设施可以增进社区的安全、福祉与繁荣——包括那些处于脆弱局势的社区。我们要建设便于所有人(尤其是残疾人)使用的基础设施,还要提高医疗卫生系统的韧性,确保在灾害期间和灾害过后都能提供基本服务。

世界银行正在不断演变,以便以更敏捷的方式积极回应这些挑战。我们的全球减灾和灾后恢复基金(GFDRR),即UR24的主办方,对促进救灾减灾工作从对灾害的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范与准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世界银行也在努力将韧性广泛融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能适应和减轻气候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建筑、使用先进技术和创新设计原则等。城市韧性是另一个重点议题,力求确保城市能有效抵御灾害冲击并在灾后尽快恢复。

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例如,马达加斯加的应急准备和响应体系得到了改进,越南的韧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使1130万人受益。乌克兰遭俄罗斯入侵后,我们迅速对其进行了快速损失评估。在乍得,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缓解洪水和促进可持续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GFDRR与世界银行合作,改善了35个国家56.4万所学校的安全条件,使1.21亿学生受益。在斯里兰卡,该基金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保护科伦坡的湿地,不仅改善了防洪、提供了公共空间,也帮助城市贫民增加了收入。在GFDRR支持下,包括马里巴马科在内的非洲和亚洲共100多个城市改善了空间规划,实施了防洪投资项目。

在UR24论坛上,我们借鉴日本丰富的韧性建设历史,探索了灾害风险管理的创新方法。论坛主题是“传统、创新与韧性”,强调将经过时间检验的传统做法与最新的前沿解决方案相结合。明年将是阪神-淡路大地震30周年,此次灾害的经历以及日本在防灾方面的持续努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促进协作和知识分享也是UR24论坛的重要宗旨,共有135个国家的1700多人前来参会。这个网络对促进各方交流想法和最佳实践、共同构建有韧性的未来至关重要。

The World Bank

论坛开幕前,一些高中学生向世界银行基础设施副行长陈广哲展示《灾害风险管理宣言》。版权所有: Antony Tran/世界银行.

UR24论坛取得的成果是基于世界银行多年来推动世界各地社区建设可持续、有韧性的基础设施体系的努力。例如,我们新的危机准备与应对工具包使我们能够更加迅速和有效地应对危机。通过将危机准备与融资挂钩(特别是对那些可以获得国际开发协会资金的低收入国家),我们得以加强对那些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的群体的帮助。

除提供资金支持外,我们还扮演着“知识银行”的角色,通过技术援助和专业知识推动创新与协作。

着眼未来,世界银行力求到2025年将45%的资金投入气候相关项目,使我们成为中低收入国家气候投资的最大多边融资机构。我们还将继续投资于地震和海啸等非气候相关自然灾害的备灾工作。这些承诺密切对应着《仙台框架》、《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全球框架。

自2024年7月1日起,城市韧性、灾害风险管理和土地全球实践局与GFDRR一同并入世界银行基础设施实践组,这也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转变有助于推动合作,进一步增强我们利用GFDRR的专业知识和资源进行大规模灾害与气候风险管理的能力。

此次UR24论坛是由GFDRR日本灾害风险管理中心组织并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展示了协作和创新的力量。今后,让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为社区赋能,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强韧和可持续的世界。


Guangzhe Chen

Vice President for Infrastructure, The World Bank

加入讨论

此字段内容保密,不会公开显示
留言字数: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