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展”系列博客中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看法。
受供应改善、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预计能源价格跌幅最大:世界银行能源价格指数2025年将下降17%,2026年将进一步下降6%。金属和矿产价格在2024年小幅上涨2.5%, 2025-26年将略有回落。预计农产品价格也将逐步下降,2025和2026年分别下降1%和3%。
3月和4月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扭转了此前的涨势。2025年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较上季度环比增长2%,但4月却环比下降近6%,除化肥和贵金属外的大多数商品类别价格普遍下跌。此次暴跌反映出人们在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能源价格下降8%。金属价格下降7%,主要是受到工业金属价格的普遍下跌拖累。由于食品价格的下跌抵消了某些饮料类商品的涨幅,农产品价格也小幅下降1%。
由于对需求减弱和供给增加的担忧加剧,5月初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每桶60美元,为四年来最低。由于对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担忧,加之“欧佩克+”增产幅度超出预期,布伦特原油价格仅在4月2日至8日之间就下降了12美元。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以120万桶/日的幅度增加,高于70万桶/日的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4美元/桶,大大低于2024年的81美元/桶,而2026年将进一步降至60美元/桶。这一预测存在的风险仍以下行风险为主,尤其是在全球增长进一步放缓或“欧佩克+”增产超出目前所公布水平的情况下。
4月天然气价格暴跌,不过今后的前景兼具上升和下降因素。一季度世界银行天然气价格指数飙升24 %,此后随着美国宣布重大关税措施,4月环比下降14%。跌幅最大的是美国基准价格(-17%),其次是欧洲基准价格(-12%)和日本液化天然气价格(-1%)。尽管天然气价格指数近期出现下跌,但预计年内将会走高,并在2026年保持基本稳定。在低库存和强劲需求驱动下,预计2025年美国基准价格将飙升50%以上,然后在2026年小幅上涨。预计欧洲基准价格今年将在重建库存的支撑下上涨6%,但随着液化天然气供应增加和需求趋软,2026年将下跌9%。这一预测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下行方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供应增加可能使天然气价格承压;但如果补库存加快或冬季气温低于预期,也会带来价格上行风险。
农产品价格随着供应改善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而下降。2025年一季度农产品价格上升2%,此后由于供应改善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4月环比略有下降。由于南美洲天气良好,加之对全球需求疲软的持续担忧,食品类商品价格在2025年一季度下跌2%,4月继续回落。受粮食供应充足和印度放松大米出口限制的推动,预计2025年世界银行食品价格指数将下降7%,2026年进一步走低。相比之下,饮料类商品价格在2025年一季度飙升16%,其中可可和咖啡价格因天气原因创下历史新高。预计2025年饮料价格指数上升近20%,2026年随着生产恢复而下降11%。原材料价格在最近几个季度保持了相对稳定,预计2025年全年将有所下降并在2026年趋于稳定。全球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将是原材料价格的主要下行风险。
尽管农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但粮食不安全持续存在。预计2025-26年食品价格将会下降,但不太可能大幅缓解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脆弱国家的持续冲突和全球人道主义援助的减少可能会抵消价格下降带来的好处。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有22个国家的约1.7亿人面临日益恶化的重度饥饿,其中四分之三集中在八个国家,而导致这些国家饥饿问题的主要因素仍是冲突战乱。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在尼日利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缅甸、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和也门共和国最为普遍。
金属价格随着需求前景趋软而下滑。金属价格继2025年一季度小幅上涨之后,4月环比下降7%,这是因为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新关税措施大幅抑制了对金属的需求,尤其是用于汽车和电子产品的金属。尽管政府出台了刺激措施,但中国房地产行业仍然疲软,压低了对铁矿石和锌等金属的需求。不过,能源转型(尤其是中国的能源转型)有望支撑铜和镍等金属的需求。世界银行金属和矿产价格指数2024年上升了3%,预计2025年将下降10%,2026年将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下降3%。
金价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创下历史新高。4月份,金价突破了每盎司32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投资者撤离其他传统安全资产——这种背景下的强劲避险需求推动了金价上涨。央行购买黄金(出于更广泛的储备多元化战略)也有助推作用。受地缘政治风险、金融市场波动以及央行继续增持黄金等因素支撑,预计2025和2026年金价仍将比2015-2019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50%以上。
加入讨论